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张娇
[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高中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
        张娇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东校区  050035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高中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各个学科都开始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更是如此。在高中学习阶段,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学生高考面临的重点课程之一,在“社会化考试”的改革变化中,英语学习对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每个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教        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核心素养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和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构建和对策
引言
        随着教育观念的革新,核心素养被广泛研究和大力提倡的同时,高中英语教学的探索也在进行着,针对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将核心素养这一思想体系融于课堂,在核心素养框架下进行高中英语学科教学,构建高        质量的高中英语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开展主题辩论会、讨论会活动增强文化认知
老师了解,其实在高中生群体中,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知是有一定差异的。这几年来我们看过的一些报道也发现,有不少年轻人盲目推崇        国外的东西,而对本民族、本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不屑一顾。比如过洋节的现象,我们不能否认西方节日有它的文化内涵;也不会干涉同学们去推崇洋节日;但是老师认为,年轻人对本国的节日和文化渊源也应当有认可、有自信、有推崇。这是本民族的气节所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倡导人们必须拥有的一种素养。为了纠正同学们在东西方文化认知方面的一些误区和不足,老师会特意选定一        些主题去开展讨论、辩论,让大家在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同时从文化上去正确地看待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比如围绕“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倡导过洋节”这个话题,老师给同学们预留了一天的时间去组织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同时将相关节日背景和历史渊源等的资料打印出来分发给同学们作为参考。接下来,老师专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        让同学们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支持中国人过洋节;反方的观点是:不支持中国人过洋节。在辩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列举出了过洋节的优势利弊,列举了倡导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直接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一个碰撞、融合、分析、评价,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觉悟有重要意义,也是我们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
2开展分层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进行分层阅读教学时,会让学生更细致地分析阅读的文章,理解阅读的本质,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核心素养中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分层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的方面。第一,指导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时,对文章进行分段、分层,让文章变得条理化。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标注出自然段,这样学生能够迅速找到问题对应的段落,以此节省阅读的时间。第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对文章进行分层,这能够帮助学生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进行明确。另外,学生要能够将段落的内容进行整合,了解每段阅读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将阅读的文章读三遍,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会对层次、段落、文章内容进行标注,让自身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


3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科学素质的重要成分之一,只有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而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多种方面进行。第一,语言学习和学习氛围有着重要的关系,语言学习与周围的语言环境紧密相关,只有在一个好的氛围下,学生才会加强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良好成绩的,这一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转变教学风格,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让学生用英语讲故事、讲笑话或在听力学习中对英文歌或英文电影进行听学。
4教学目标明确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为导向。为达到这4项核心素养目标,应做到:第一,语篇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台。教师可以针对英文语篇,对语篇内容进行二次乃至多次开发,引导训练学生对于主题意义的摄取、文化意识的理解、思维品质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强化、语言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提炼语篇精华,增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思想境界。在此基础上,调整语篇难度,由浅入深,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通过不同的语篇类型,落实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第二,英语教学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需求、兴趣等各方面组织开展英语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活动,以此创造高效课堂,确保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发展。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一个思想融合过程,能够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当然,学生讨论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思考过程,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探究、学习的功效。
5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持续优化创新
将传统文化带入课堂,这是一个新的尝试,老师在摸索经验,同学们也在逐渐适应。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教师需要积极建立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评价机制。老师会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在写作、答题、考试中的观点主张、表情达意来分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并会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从而推动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另外,对于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不良的学习风气和不当的思想观念,老师也会通过课程评价体系去发现并纠正。我们将传统文化的渗透彻底融入到高中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文化观做出了贡献。
6创设良好情境,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英语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是最基本的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喜欢上英语的学习,以此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在阅读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创设情境,因为多媒体有着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能够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下进行阅读,体验阅读的魅力。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之间充分地进行交流,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
结语
英语学科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对学生今后在社会生活中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当前,伴随着社会对高校英语学科科学素质教育的关注与重视,对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在课堂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这一培养目标作为教学的导向,进行合理有效的构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打造高质量的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学习的同时,推动学生语言和学科素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曹丽英,彭禹.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改路径探讨[J].文学教育(下),2018(11):114-115.
[2]王拥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2019:200.
[3]陈永亮.从核心素养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