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供应链”发展理念,实施绿色采购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上   作者:张娟
[导读] 化工是国民经济的一种主要能源,化工供应链是连接化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但现存化工供应链系统的各个环节不仅对环境和生态产生了恶劣影响,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张娟  300270

摘要:化工是国民经济的一种主要能源,化工供应链是连接化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但现存化工供应链系统的各个环节不仅对环境和生态产生了恶劣影响,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分析了把“绿色发展理念”应用到化工供应链中,实施绿色采购,并阐明了化工绿色供应链的内涵和构建化工绿色供应链的必要性。
关键词:践行“绿色供应链”发展理念;实施绿色采购
        引言: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绿色供应链理论研究还不成熟,有待完善而化工绿色供应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且缺乏实证检验。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结合化工绿色供应链的运行模式,研究化工绿色供应链构建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化工企业实施化工绿色采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实施化工绿色供应链的必要性分析
        1.1绿色供应链是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供应链已经成为现代供应链发展的大势所趋,因为化工绿色供应链一方面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带动的高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与绿色开采、加工、物流、消费等活动密切相连。供应链的每个功能环节都应该完全的代表着绿色供应链的理念,将非绿色的因素完全剔除,从而达到绿色供应链的目的。所以,为防止造成重复污染,化工产业的各个企业和部门都应该合理利用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化工企业作为资源开发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资源,却忽略了环境,从而导致了低收益、破坏率高的现象,不利于科学发展。近年来,大型化工企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在开发化工资源的同时能兼顾环境、生态的平衡。大型化工企业应进一步把环境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应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企业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按照这种发展方式进行生产,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实现绿色发展,在开发的同时保护资源与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建立完善的绿色供应链系统的目标。
        1.2绿色供应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经之路
        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己经被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抛弃了“先污染再治理”的错误思想,努力挽回由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带来的巨大经济和资源的双重损失。尽管己经采取各种方式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近年来环境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接二连三的环境污染事件已经敲响警钟,时刻提醒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并且恶化的速度令人膛目结舌。据统计,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就有16个城市位列其中中国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首位环境污染程度达到了发达国家的30倍之多。如果按这种发展方式继续生产的话,最终将导致全球变暖、环境恶化。所以,绿色供应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经之路。
        1.3绿色供应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绿色供应链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方式,它采用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既能发展经济又可以保护生态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绿色供应链体现了循环经济和科学发展观,达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中国经济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也在提醒人们资源的日益减少甚至会出现枯竭的状况,所以实行循坏经济己经是必然选择,而绿色供应链更是循环经济的有力保证,它能彻底的将化工资源浪费的问题扼杀,在发展绿色经济的同时保护资源,同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节能减排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目标。绿色供应链完全遵循了科学发展观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纵观全局,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是必然的选择。
        1.4社会及公众的需求
        全球各个国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法律,禁止企业以追逐利益为目的而产生的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


生态环境的保护己经成为一个全球的话题。中国对污染性企业也采取了税收制度和罚款等惩罚措施,而对绿色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民间环保工作也趋于规范化和合理化,形成了许多监管企业环保方面的组织。各种新闻媒体也相应的采取了手段进行绿色化宣传。这一切都表明社会公众日益增加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都会把环保因素纳入到考虑因素之中,对环境不友好的企业会有差评。
        2.实施绿色采购
        化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除了化工机械设备及其配件等生产物资的提供者之外,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会产生外购供应商。化工企业利用其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可以通过市场化与定制化进行购买,要求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在设计方面更具有环保性、效率性,从而不断扶持更加具有研发能力与竞争能力的供应商,不断增加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绿色采购的具体思路如下:
        2.1绿色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此过程必须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在自身生产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破坏、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是否环保洁净、原材料在流通过程是否能够降低能源消耗等。为了更好的实现需求方、顾客、生态环境的互利共赢,就需要供应商与企业的相互沟通,此举不但能够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原材料及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且还能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实现环境收益高回报的目的。
        2.2实行企业和供应商协同采购
        协同采购要求化工企业与物料供应商能够信息联网互通,实现库存、需求、生产计划等信息共享,并能根据自身供应链的实际供应情况对自身生产、交付等活动进行实时、在线地调整。为了更好地保证不影响服务的同时尽量降低库存,供应商需要根据企业共享所反馈的信息(实时库存、计划、交付等)做出及时调整。在如此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采购活动依据订单适时调整订单的驱动方式可以使整个生产供应系统对客户所反映出的不同需求及时做出响应,从而使企业、供应商的活动更加准确、快速,同时还极大的降低了各种成本。
        2.3绿色材料的研发与运用
        绿色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理念,愈发的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被不断拓展与研发。绿色材料是指具有资源利用率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性价比高的材料。绿色材料在材料自身生产过程中环境破坏小、无危险、能耗低、广泛使用等特性。绿色材料的兴起和发展要求各方对材料再利用、再循环、低污染的环保性质更加重视,使产品既具有良好的预期功能,同时又能做到清洁生产,保护环境。清洁生产作为一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它本身就处于一种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它要求相关环节、相关企业能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敢于更新技术,不断创新,适时更新目标,并且在管理中将环保和绿色作为一种理念得到发展。
        结语
        随着环保时代的到来,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绿色浪潮”,“绿色革命”狂潮般席卷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渗透到社会大生产的各个环节,而化工资源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行供应链系统存在着诸多弊端,在这种形势下,化工也被赋予了“绿色”概念下的新特征,因此就产生了化工绿色供应链。
参考文献
[1]蒋洪伟,韩文秀.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趋势[J].中国人资源与环境,2000,10(04):90-92.
[2]汪应洛,王能民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3,(11):82-87.
[3]王淑旺等.基于Agent的绿色供应链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23(4):379-381.
[4]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压力影响模型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  (2) :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