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霞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官田幼儿园51810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正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不再是单一注重对幼儿行为习惯、思维想法、语言功能的培养,更多的是站在幼儿成长发展观角度上对幼儿展开教育,教师应明确自身形象对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挥和在言传身教作用下使幼儿从学习课程中获得更多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因此,本文通过探究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及其教育的影响,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为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影响
前言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仅是用于评判教师个人教学能力和教学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教师职业道德还将极大地影响幼儿成长发展及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师风师德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去贯彻实践。新时期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有了新的要求,幼儿教师除了开展正常的教育工作外还需要从幼儿的心理认知方面进行培养,这要求教师向幼儿树立好良好的榜样标准,通过在自身教育工作与幼儿平时沟通中言行合一地贯彻职业道德要求。
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的影响作用
1.1对幼儿身心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身心成长具有重要影响,3~6岁阶段的幼儿认知观和思维观正处于发育构建时期,对于事物的认识和判断缺乏主观性更多的是依靠教师或父母的引导教学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教师是幼儿成长发育时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思维意识将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处理幼儿犯错误的问题上采取惩罚教育与采取赏识教育不同方式的教师所培养出的幼儿性格和心理上将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应具有积极向上的职业道德观,引导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1.2对幼儿行为动作的影响
幼儿教育不止是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还需要教师“手把手”教学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后续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现阶段的幼儿行为动作教育中仍然是采用过去课堂活动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低龄段幼儿模仿性、从众性心理让幼儿从集体活动教学中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但由于不同幼儿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力存在差异,教师无法全面兼顾每一位幼儿,这将导致幼儿教学工作无法深入开展。教师应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对幼儿一日的生活活动行为进行观察,去分析每一位幼儿的心理特征,从而及时引导幼儿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1.3对幼儿道德品行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思想道德品行具有重大影响,由于低龄段的幼儿是非观、善恶观还未构建形成,对于外部事物的看法和认识往往都是通过教师进行传授,教师在将优秀品德传授给幼儿的同时教师自身的心理情绪和道德品行也会在与幼儿沟通玩耍过程中进行传递。教师应端正自身的言行和心理想法,避免使自身的成人思维或负面情绪去影响幼儿。
例如,教师与教师相互之间进行交谈时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对话,对话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通俗的、抱怨的语气,当幼儿接收到这类信息后将会对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功能构建产生影响,这并不利于幼儿正确道德品行的形成。
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
2.1勇于探索教育问题
教育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大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如何开展教育工作、如何完成教育工作层面上,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时教师难以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处理方法。尤其是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随着幼儿教师编制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非幼儿教育专业的人才进入到幼儿教育岗位之中,教学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缺失将不利于幼儿教育工作的突破提升。加大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组织幼儿教师展开对师风师德、职业道德的课程学习,让幼儿教师清晰自身的教学本职所在,从而使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素养,勇于探索探索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下幼儿教育事业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2.2深入了解教育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将会对教师的职业观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应明确教育的深刻内涵,明确自身对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幼儿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将生活与教育形成密切关联,让幼儿从生活化的教学中掌握到基础的技能、知识,通过对幼儿生活化能力的培养使幼儿能够独立自主地应对生活之中的难题挑战。在深入了解了教育的内涵要义后,教师还应在职业道德的指引下展开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教育,在教师教书育人职业道德素养的充分发挥下,幼儿教育事业才能实现大的进步和发展。
2.3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教师榜样作用的发挥上。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强于幼儿父母,幼儿通常会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或“偶像”对于“偶像”的语气、动作、教学内容都会不假思索地接收,教师即使不树立榜样模范幼儿依然也会默许教师榜样形象的存在,认为教师所言所行都是“对”的。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承诺给幼儿的事,例如,教师在进行礼仪教学中告诉学生遇见长辈要有礼貌,与人相处要和善等,自己则应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不应出现交给幼儿的是一套行为方式,而自己做的又是另一套方式。教师在为幼儿树立榜样形象时还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进行贯彻落实,规范化自己的言行与工作从而激励幼儿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也能严格化要求自己。
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幼儿及其教育工作开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端正自己对职业道德的态度,在生活和教学工作中严格按照职业道德与教学规范要求去要求自己从而为幼儿身心、行为动作、道德品行发展做好表率。而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对工作的突破创新、明确教育内涵及树立良好榜样形象三个方面,努力做好教师本职工作并从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与创新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庄玲霞. 浅谈幼儿园非专业类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对职业能力的影响[J]. 好家长, 2018(24).
[2] 郭芳. 试析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对其教育质量的影响[J].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2012(5).
[3] 李建群.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探析——由虐童事件引发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 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