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娇
沈阳师范大学沈北附属中学,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变革、教育水平的提升,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教师在教学内容、备课方式等多方面都进行了转变,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板书讲解方式。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及公式具体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改变,从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策略
为适应全面深化教育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改变,就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使用,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教学以声、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表现形式以及直观性强、大容量和便捷的特点影响着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是提高学生理解及兴趣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化媒体介质获取信息和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还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枯燥、重复性的学习中解脱出来[1]。学生之间利用信息化手段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脑、动手、探索和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各样能力得到了更好提升。
二、信息技术的影响
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教师与家长开始注重学生自主参与课堂与合作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作为帮助教学的工具以及学习工具,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大量的学习资料。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性,这样的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引起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借助书本、图片声音来进行教学,而计算机技术使学生可以克服时间障碍,更加主动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例如在今年疫情情况下,互联网的远程教育,使不同地区的学生与教师之间顺利的进行相互对话和交流,做到了真正的停课不停学,教学进度并没有因为疫情受到过多的影响。信息技术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使教育行为更加便捷。疫情期间,利用大数据快速精准的找到密切接触者,信息技术为全球抗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就像传统教具一样,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但现在有些老师放松了对课堂板书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在多媒体上罗列出内容,有些学生在摘抄重点时看不清内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同时“多媒体板书”失去了老师的示范作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再者教师优美的板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书写,这种示范作用是多媒体无法代替的。
(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变成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让学生在上课时看着屏幕上的内容、听着音响里的声音而老师站在电脑前握着鼠标播放课件,不走进学生中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2],就会导致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有效率下降。
(三)、多媒体课件都是在上课之前提前制作好的,但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直在变化的,需要教师对课堂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前制作好的课件进行转述,那么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区别。
(四)、课件可以使用图片、动画等来丰富课堂内容,如果老师在课件制作上只注重形式,随便插入动画、图片、视频等与教学内容没有关系的素材,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却不在学习上,便失去了实际教学目的。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以提高教学有效率为宗旨,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但很枯燥的科目。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于让学生学会固定的公式,而不能让学生散发思维学会自主思考,遇到相同类型但没做过的问题学生就无法解决,不会换位思考、举一反三的处理相关类型题。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音频、图像等特别功能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自主参与课堂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传统的教学数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而多媒体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教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为学生创建数学情景,通过视频、图像、动画等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和体验数学。
(三)、提升教学效率
数学的实践性很强,在学习中会学习到很多定理、概念等。很多时候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概念让学生难以理解。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也认识到对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必须要用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容易理解,但教学手段无法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难点[3],多媒体演示复杂的物体变化并且可以反复播放让学生加强记忆,还可以在困惑的地方暂停,给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内容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利用实物演示比较麻烦且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好,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具对长方体进行多面展开,分割,再聚合,就能清楚地演示出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具体的动态画面联系起来,这样不用教师多讲,学生也能准确快速地理解掌握。
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老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把行程问题的内容用动画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问题。又如用动画形式引入故事,武大郎卖饼串满街,甜咸烧饼销得快,甜三咸二两厘一,咸四甜二两厘二;各买一只甜咸饼,武大饼价该咋卖.聪明的同学你能计算出甜咸饼的价格吗?让同学进行合作探究,讨论这其中的数量关系。最后的结论,这样的情景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并且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率提升的影响。但如果使用方法不恰当,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抽象思维的发展。把握好适度使用信息技术的原则。
(四)、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数学有很多知识是抽象的,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而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例如:在学习角、平行线、线时,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演示什么是线,以及当线无限延长之后又叫做什么。让同学们一起小组探讨分析线的变化过程,探究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物体的变化,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但丰富了教学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双向学习和沟通的形式,而且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使问题由难化易。在教学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取精去糙形成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郁元顺.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数学,2020(18):91-92.
[2]吴爱华,王加亮.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6):60-61.
[3]唐红伟.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6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