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江贤敏
[导读] 小学阶段学生面对的主要环境就是家庭与学校,
        江贤敏
        (广东省四会市地豆镇中心小学  广东 四会 526200)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面对的主要环境就是家庭与学校,学生无法独自一人面对社会环境。在校园当中由教师教育引导,在家庭中受家长的教育与引导,教师与家长对小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承担起学校与家庭教育连接枢纽的工作,学生成长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教育,除去学校学习时间,教师就无法实时掌控学生情况,这时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引导。对此班主任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推进家校共育,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本篇文章基于家校合作背景,对小学班主任工作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家校合作 工作对策
引言:基于家校合作背景下,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不仅仅要面向学生,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家长。为了进一步推进班主任工作时效性,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的实际情况,避免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严重分歧,开展最为高效的班主任教育工作。
一、家校合作背景下班主任工作重要性
        小学阶段学生想法天马行空灵活好动,面对一些事情不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较于幼儿时期学生失去了一丝天真,相较于青少年时期学生有缺少了一些定力。因此在这一阶段许多家长教育存在不耐烦的行为,单纯依靠班主任校园管理是完全不够的。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班主任要做好家校合作,制定相关教育策略。在实际教育当中,班主任对学生家庭情况了解错误,家长与教师教育理念就会出现分歧。在学校中学生接受一种教育,回到家庭当中,又要按照家长的另一种方法进行学习,学生自身就会出现混乱、烦躁等不良现象,这对学生成长是十分不利的,足以可见家校合作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在此过程当中,班主任要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责任,承担起家校共育这一重任。
二、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对策分析
(一)给予更多家长教师之间交流空间
        现如今我国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为我国教育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仅仅丰富了日常课堂教学形式,也给教师教学管理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班主任要有效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将其高效应用于班级管理各项工作当中。
        例如,在传统班主任工作当中,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时间有限,多在学生放学时进行简短的进行交流,又或者是一些学生由爷爷奶奶接送,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家长不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学生教育质量就得不到有效提升。近些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家长取得密切的联系。比如微信QQ短信视频等方式,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学校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拍摄学生视频,并将视频发送至家长手中,家长可以真实了解学生在学校内的表现。传统家长与班主任沟通只能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并且需要家长到学校内部参加,许多家长会因琐事会因工作无法到场,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开展线上家长会的形式,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流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当家长出现问题时,也可以主动与教师取得联系,从而最大限度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二)及时了解家长的想法
        在我国传统教育当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不理解,双方沟通不到位,在教育当中产生了分歧。为了有效避免这一情况的产生,班主任要搭建好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家长的想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教育管理方案。


        例如,每学期初始阶段班主任会制定相关教育计划,班主任可以将教学计划发放与家长手中,每位家长可以在微信群聊当中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班主任收集总结家长的意见,并将其融入到后续管理当中。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制定分层教育策略,如班级当中一些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在课堂当中,经常出现走神现象,班主任就要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在班级当中教师会格外注意学生这一行为,并且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家庭当中,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与管理,对学生采取一些方法,这样一来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家长与班主任对学生教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都不能存在推卸的心理,同时班主任制定的管理策略,与要根据家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些教师会布置亲子作业,但是一些家长因为在外工作无法实时监督,此时教师就要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可以通过远程录像视频的方式完成,双方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构建激励策略
        作为班主任应当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注重调动家校合作的积极性,班主任工作要讲求方式方法,制定相应多元化、科学化、高效化的管理激励策略,一是对学生自身的激励,二是对家长教育的激励,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
        例如,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都会采取一些激励策略,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如课堂当中的小红花、积分兑换奖励等行为,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家校合作同样也是如此,只有班主任引导方法得当,家长才会从内心接受家校合作,那么学生教育当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若想从思想根源解决问题是具有一定的困难,就需要班主任长久坚持,通过竞争激励的方式提升家长教育积极性。如在班级当中,每个月都可以评选优秀家长代表,并授予其相关荣誉称号,配合有一定的奖励。这一奖励不单纯包括物质,同时也要包括精神层面的奖励。奖励的对象可以是学生,回到家庭当中,学生就会主动配合家长的工作。这样以来家长教育引导方面就会具有更强的积极性。
(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在家校合作工作当中,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班主任将教育工作多放置于理念教育当中,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在现阶段班主任工作当中要积极开展相关实践工作,将家校合作落实到实处,真正为学生自身成长考虑。
        例如,家校合作,不仅仅考验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配合,同样还考验班主任自身工作能力,在校园当中,班主任可以积极的参与,在校园当中,班主任与班主任之间也要建立互通的关系,班主任与班主任之间相互交留工作经验,借鉴工作方法,当一位教师遇到问题时,可以在交流会议当中提出由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可以进行共同的商议讨论,同时班主任班级管理不仅仅停留于书。停留于说教方面,家校合作也不能仅仅停留,于沟通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班主任可以邀请家长到班级当中进行实地考察真实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园当中与各任课教师进行密切的交流,同时学校也要鼓励家长进校参观。
结束语:总而言之,基于家校合作背景下,若想有效提升班主任工作时效性,就要不断加强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翠花.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才智,2020(09):140.
[2]吴伟霞.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34.
[3]薛光梁.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29.
[4]王春英.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互动策略的有效实施[J].中国新通信,2018,20(06):182.
[5]高云珍.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的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10):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