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 程园
当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444199
摘要:21世纪以来汽车服务和汽车维修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老式汽修厂均转型成为各大汽车厂商4S店遍布中国各大城市。同时车辆的结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结构越来越复杂,但同时汽车的各种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贴合这些变革,汽修专业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汽车工业的发展,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汽车维修; 课堂教学; 现代学徒制
我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是2014年新开设的专业,是教育部验收通过的宜昌市现代学徒制部级区域试点专业,也是和企业联合办学的合作班,但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
文化课、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所占的比例太大,而留给真正核心专业课的课时较少,尤其是实训课;各学科仍然按照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分段排列;各门课程各自独立,没有彼此应有的沟通,更谈不上融会贯通;学生的技能训练时间和项目不足。
二、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的差距
课程的设置受机电专业的影响太大,如《汽车机械基础》只是在机电专业的《机械基础》上做了很小的改动,内容没有涉及到在汽车方面的应用,而且枯燥难懂,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材料及液压、力学、零件等章节比重太大,没有考虑汽车专业的应用范围,连教材中所举的例子和插图都不是和汽车有关的。
三、教学内容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职业教育在教学核心上应加强职业的发展过程和市场需求,注重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口性,以岗位的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我们学校的职业教育特色比较突出,但知识陈旧、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尤其是一些国家标准和重要的行规和技术工艺的更换,所以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汽车工业的改朝换代及实际需求。现代汽车应用的智能控制及网络技术,传感器反馈调节系统及电子技术的应用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我们的教学并没有覆盖到这些方面。这造成我们的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太弱,所学的东西。即使同样进入4S店,比起高校毕业生和其他中职生也有一定的差距。
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落后
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相当多的时间用于板书和作业,检测仪器的缺乏,教学环境也只有多媒体,学生的实训课很少,而且就像参观浏览一样,无法做到让每个学生动手锻炼,严重影响理论教学和实训的效果。
通过平时在日常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和尝试,我觉得以下两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汽修专业: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汽修理论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点,往往使学生觉得繁难、枯燥。很难提高学趣,从而导致了不少学生由原来的盼学、愿学到怕学、厌学,而学习兴趣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汽修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也就导致了教学成绩的高低之分。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的基本任务。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认为,起码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结合课堂教学介绍一起中外汽修专家的事迹和汽车产生的过程,例如4S店的经营理念及研究范畴,让学生了解汽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知道发明家创造的情感与品质,从而提高学习汽车理论的兴趣,产生学习汽修的动机。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汽车理论的一些理论、构造、原理及思想方法等去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具体问题,如汽车跑偏、制动无力等;同时干几件事时如何节省时间;怎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让学生知道维修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认识到汽修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对培养学生的维修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用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用高昂的情感感染学生,用肯定的语鼓励学生,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渴望探求的带有情感的意向活动。“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机制,学生才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某次模拟技能考试中,大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对此我并没有责备学生,而是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提醒、要求学生吸取教训,改进方法,师生一起提高教学质量。以后又通过降低要求、分散难点、分层指导、成功激励等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学生在技能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随时享受到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持久保持并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效果。
二、利用问题解决培养探索创新能力
汽修理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原理、功用、组成、构造等形成的一种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二是原理、功用、组成、构造等都蕴含在一系列维修检测之中。而原理的掌握及应用、方法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尤其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始终贯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例如,检修汽车怠速发抖这一问题时,本题蕴含着汽车发动机知识、汽车电气知识、机械知识等的运用,同时,通过本题的解决也培养了学生的化归思想,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到提高。因此,问题解决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上具有重大意义。自从20世纪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提出“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后,这一教学思想与方法已风靡世界成为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那么怎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呢?首先故障的排除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构。一般来说,一个较典型、较复杂的汽车故障都是由几个简单的问题组成的,而大部分的简单问题又是学生已经解决或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相互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的教学要为生产实际和学生的就业服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不是高高在上缺乏创新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