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636024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尚未得到全面发展,做好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教师光荣而又艰巨的一项重任。其中,小学数学涉及各类数的认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不同图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单位换算等一系列内容,为中学阶段的学习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如何让小学数学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拓展数学思维、灵活运用相关技能、促进智力发展变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过多数字化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困难,但高效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不断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收获和基础的奠定,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高效课堂的建设不断地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科学化。通过规范的引导,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更加主动地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1以生为本,打造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的思想,教学氛围比较凝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第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使用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以放松的身心状态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第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消除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第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措施培养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始终充满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教学模式,通过游戏教学拉近学生和数学学习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和测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邮寄信件的活动,在黑板上画上五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并明确所画长方体的各个尺寸大小,将这几个长方体当作邮箱。每个邮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都是不同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分别计算出两个长方体的体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学习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2加强数学基础教学,配合合理训练作业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数学技术教学,以合理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搭配适当的作业,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基础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小学生掌握的数学技能较少,学习方法也不充足,他们还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数学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导致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影响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影响最终的数学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不太注重基础教学,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提升数学进度上,导致小学生数学基础技能不足。在进一步学习数学时,由于基础的运算等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完全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先加强数学基础教学训练,循序渐进地开展数学教学,让小学生完全掌握数学基础能力的前提下,再进行深入的数学知识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数学作业进行合理的应用,不要设置过多的数学作业,而要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的基础技能进行训练和提升,综合运用预习复习等方式,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3高效利用生活化数学素材
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使用各类教学方式,避免学生厌倦。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展开思考。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他们接触到的一些生活实例,如:(1)学校门口的文具店运来一批橡皮擦,卖出356个,剩下228个。文具店总共运来多少个橡皮擦?(2)妈妈买了15朵鲜花,每3朵鲜花插一个花瓶,总共可以插几个花瓶?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看到过的三角形图案,例如桥梁、金字塔、积木等,再学习三角形的边、角、顶点、高、底、稳定性等内容。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节内容时,可通过展示一些国家的国旗、窗花、地标等图案或自行剪纸,帮助学生学习对称轴、图形的平移,补全图形等内容。总之,教师要正确把握小学生的思维习惯,结合生活经验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4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目标不能停留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课本知识这个层面,还要注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随着数学深度学习的开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复杂,这时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才能灵活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这样也就不会让新知识的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还能避免学习的热情下降。教师需要时刻观察班级的情况,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能够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信华,李光树.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0).
[2]张晓彩.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2).
[3]秦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6).
[4]张立铭.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