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李林谦
[导读]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
        李林谦
        定西市第一中学743000
        摘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中国传统诗歌对当代青少年有远大的教育意义,在新型教育模式推广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将诗歌鉴赏与课本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通过了解当前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出新课改下语文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核心素养;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中国青少年受到外来文化的吸引,逐渐失去对诗歌的学习热情,语文诗歌鉴赏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书画、书法、古典书籍等都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诗歌鉴赏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断采用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利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促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由于高中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学生试卷成绩,忽略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等考试内容,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理解和运用,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古诗词的鉴赏和翻译,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阻碍了传统文化在高中学生中的传播,让一些优秀的古诗文、文言文等不能正常的被高中学生所吸收,致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2.学生对诗歌缺乏兴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越来越便捷,高中学生更习惯使用便捷的网络来搜集和查找学习资源,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国内外诗歌的传播,限制了高中学生探索精神的发展,其次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大部分高中学生更向往外国文化,摒弃了传统复杂的诗歌文化。例如中国一些传统节日,中秋节学生不在喜欢吃月饼,反倒更喜欢用蛋糕来代替月饼。春节不在像以前那般热闹,学生们也渐渐忘了春节拜年、走亲戚的传统习俗,取而代之的是宅在家里打网络游戏。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学生更喜欢时尚的西方节日,比如西方的复活节学生都乐于打扮自己参加化装舞会,学生彼此之间赠送礼物。由于诗词中的古诗词、古典书籍、书画等相对来说比较难懂,对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一定要求,教师再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传统文化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对诗词鉴赏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现状让人担忧,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缺失,造就了诗词传承断层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诗词的传承和发展。
        3.教师教育模式落后
        对高中生诗歌鉴赏教育不单单只能靠教师课上讲解,应该将诗词鉴赏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渗透到学生行为举止中去,通过课上和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加强高中学生对国内外诗歌的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仍采取应试教育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只是按照课本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诗歌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相对比较落后,不能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无法掌握诗歌的真谛,不利于促进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发展。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
        根据诗歌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教育处于缺失的状态,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的教育,将诗歌鉴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牢记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传统文化与课本知识相融合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将传统文化与课本知识相融合,课本知识作为教学基础,传统文化作为教学延伸内容,教师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延伸出传统文化,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例如:在讲《鸿门宴》这一节课中,我首先讲解一下鸿门宴所处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一下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系,按照课本教学内容讲解本节课知识点,学生掌握了知识点之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一下《鸿门宴》中出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翻查资料,总结出历史人物性格特征,甚至有的学生还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什么刘邦会建立大汉王朝,项羽却落得乌江自刎。将传统文化与课本知识相融合,不仅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还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教育方法仍旧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一味的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提不起一点兴趣,更不要说复杂的古诗文啦。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短歌行》这节课中,我转变了教学方法,我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首先让学生们查阅资料对作者曹操有一个大概了解,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短歌行》的历史背景,学生结合书本内容进行小组内讨论总结出《短歌行》所表达的意思,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在学生搜集资料、小组讨论、朗诵比赛等环节的设置,学生变成了语文课堂的主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也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提高了传统文化教学效率。
        3.增加课外活动,促进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对高中学生渗透诗歌鉴赏过程中,应该多组织课外教学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来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感受到诗歌鉴赏的乐趣。例如:每周末我都会让学生组织“诗歌知识分享会”,因为高中学生都比较喜欢西方文化,我转变思路让学生打扮成古代读书人模样来参加分享会,学生彼此之间分享诗歌知识,讲解对国内外诗歌的理解,这种分享会让学生亲身感受诗歌的魅力,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总结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应将传统文化的讲解单单放置在语文课堂之上,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多组织课外传统文化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通过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探讨[J]. 敖丽华.??中华少年.?2019(11)
[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 陈易海.??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2)
[3]略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语用教学的策略[J]. 郭煜辉.??作文成功之路(中).?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