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茹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新区小学 344600
摘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进行课堂授课时需要在传统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创新,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课本教学的基础上联合课外阅读,采用设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知识、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拓展学生阅读空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有效延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拓宽知识获取渠道。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课内外衔接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主要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将重点放在课内外阅读衔接上,教授课本知识时适当延伸课外阅读,进行课外阅读时有效补充课内阅读,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设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需要确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课文中的段落或句子,带领学生朗读、分析,使学生在朗读中深入吸收、活学活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在学习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在阅读中各自获得地体验与感受,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整体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阅读中来,让学生爱上阅读。例如教师在教授《将相和》一文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个小组分别阅读文章,挑选一名成员阅读旁白,其他小组成员纷纷扮演课文中的蔺相如、廉颇等人物,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然后四个小组分别进行表演比赛,由其余未参演的同学进行小组投票。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恢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还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
二、结合教材知识、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教师进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时可以以课本内的知识与目标作为学习基础,在阅读课堂中拓展课外阅读,适当的在课堂上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阅读书籍[2]。
例如,教师在教授《牛郎织女》一文时,教师可以以文章内容为出发点,以本篇文章作为过渡篇,激起学生对于中国神话故事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课外的中国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哪吒闹海》、《精卫填海》等故事,利用这样的方式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介绍与推荐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鼓励学生上台主动为同学讲解自己所了解的童话故事。最后老师可以要求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聊一聊从课外阅读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一)笔记
教师在进行小学生阅读教学时需要将重点放在阅读过程上,同时注意巩固阅读成果,及时要求学生记录阅读笔记,增强学生阅读记忆力。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阅读,便不能有效将阅读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学生可以以记录读书笔记的形式抄录书中的好词好句或者有没段落,更加深刻的体会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增加自身阅读记忆力,增强阅读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山居秋暝》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寻找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以抄录的方式记录在阅读笔记中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练笔
课堂上,教师讲解完课文知识后,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有目标、有计划地为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练笔任务,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好句、好段等进行仿写,要求学生写出与文章内容、手法或者情感一致的练笔文章[3]。并且在阅读课堂中增加此类仿写任务,随堂练笔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练笔任务时,教师可以多多鼓励学生使用优美的词句,增强练笔文章色彩。
例如,教师在教授《牧场之国》一文时,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的荷兰。文章句子优美,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其中第三自然段“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一段应用比喻句将荷兰描写得更加优美。老师在重点讲解改自然段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对改自然段进行随堂仿写,借鉴段落中的比喻句来描写一下自己家乡的面貌,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比喻句和合理运用。
(三)主题活动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需将教学重点放在指导上,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尤其是进行各种阅读选择时,教师可以通过展开阅读主题活动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其挑选最合适的书籍,帮助学生快速进步。
例如,可以再学生自习课或者空闲时间开展一个以“尽情阅读、积累美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或者安排“好书介绍”、“读书交流心得”、“优秀读书笔记展示”等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阅读各取所需,根据相应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书籍进行有效阅读。在这种阅读主题活动的浸染下,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提高对阅读的兴趣。
结束语:当前,要想有效衔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首先需要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与实际生活二者之间存在的关联。所以,小学教师需要有效结合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进行课堂教学时以学生作为课堂的教学主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开展多种课堂活动,逐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新民.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83.
[2]董晓翠.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分析[J].教育观察,2019,8(42):117-118.
[3]李娜.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索[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