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纪鑫鑫
[导读]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边坡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充分借助勘察结果开展边坡治理工作,将强化治理效果,促使建筑物具备更高安全性与稳定性。
        辽宁省冶金地质四〇一队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边坡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充分借助勘察结果开展边坡治理工作,将强化治理效果,促使建筑物具备更高安全性与稳定性。对此,应从定量定性分析、多样性勘察方法、防水与喷锚治理、人力技术水平等方面着手,由此确保在良好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增加边坡治理有效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建筑边坡治理;重要性
        1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特点分析
        1.1 地质勘察具有客观性
        地质勘察对象是地球表层,主要研究岩层和土层的物化属性以及对后期建设工程的影响等,由于研究对象的被研究属性是自然形成的,使得岩层和土层成分、结构、形态、规模复杂多样,而这些属性对工程影响的模式和程度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地质勘察工作具有复杂性。另外,地质勘察对象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研究人员需要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设备仪器才能保障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值得说明的是除了一小部分由现代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体之外,绝大部分地质体的产出过程或形成机制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即地质勘察对象具有客观性。
        1.2 地质勘察过程具有复杂性
        地质勘察工作最终形成的成果是地质勘察报告,对后续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决策指导作用。勘察工作进行的目的是研究对象的属性,这些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对这些属性的研究探索需要借助多种勘察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如物探、化探、遥感、探矿工程、岩矿测试、测量等等来获集资料,用这些手段、方法取得的各项资料,仍然需要通过地质的综合分析,才能转化为地质信息从而完成其调查研究任务,因此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是复杂的。
        1.3 地质勘察工作成果具有“信息”特性
        地质成果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而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可称之为“信息产品”。因为产品的通常概念是指通过加工制造形成的具有特定物质形态和使用价值的物体,而地质成果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这种使用价值只限于“信息”的提供,不是通过加工制造过程生产出来的,而是通过观察、研究的思维认识过程,以文、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具有明显的“信息”特性。
        2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
        2.1增加边坡稳定性
        在建筑工程中常因施工要求而导致人工边坡的出现,一旦无法正常处理,将引发严重的边坡危害。对此,若能依据岩土工程勘察,将有利于增加建筑边坡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其中经由岩土工程勘察可对建筑边坡的坡顶、坡底与坡面中的岩土结构予以分析,由此在掌控岩土性质的基础上确保所制定的边坡治理方案可行性更高。尤其在周边存在沉降区或恶劣环境的建筑场地中,若不采用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细致分析,将造成工程竣工后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边坡治理中有着显著作用。
        2.2客观评价边坡条件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所获取的信息多为岩土结构、地下水分布等多方面信息,结合勘察数据,能在建筑边坡治理期间找到可靠依据,以此评价当前是否具备边坡治理条件,这样一来,方可增加建筑边坡治理有效性。同时,还可参照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对建筑边坡治理环节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予以规避,比如周边环境存在沉降现象或地下水较多、边坡岩土成分多为黏土等,上述这些均可成为建筑工程中边坡治理阶段的有用信息。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边坡治理中可体现出客观评价边坡条件的重要优势。
        2.3提升工程经济性
        建筑边坡治理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内容。而参照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可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经济性。通常而言,建筑边坡治理可在岩土地质勘察中找到消除地质病害的方法,由此确保建筑边坡能够获得可靠的工程设计数据,最终降低投入成本。


        3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边坡治理中的优化路径
        3.1实施边坡定量定性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要想在建筑边坡治理中发挥出真正效用,还需充分结合勘察结果优化边坡治理方案,以便达到最佳治理效果。
        以长为45m,高为14m的边坡为例,其边坡脚下设有4层高度的建筑物,其与坡脚间距在3.3m左右。原有边坡治理期间采用的是块石砌浆法,为了有效预防该边坡出现软化现象,经由岩土工程勘察对边坡周边地质条件予以分析,并判断边坡稳定性,最终重新整治边坡。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后发现:地质岩土包含素填土、粉质黏土、砂砾岩等成分,而地下水分布储量较少,由于素填土等物质不具备固结能力。所以,边坡治理期间不宜当成治理基础予以利用,而砂砾岩因其坚实度较高,故而可在分析后将其充当边坡支撑力。在整个边坡中,它的坡度高达85°,砂砾岩厚度为3m,针对表现不稳定的边坡在后期将出现较大隐患。因此,应予以治理。同时,从边坡受理情况来分析,在遇到暴雨天,将造成地下水储量增加,在边坡自重与自然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边坡失稳状况,最终增加治理成本。据此,经过勘察后可对边坡的坡面重新设计其参数,进而增加边坡治理的有效性。
        3.2充分应用多样性勘察方法
        在建筑边坡治理中若能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对其进行辅助,将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可按照下述两种方式获取勘察信息:(1)原位勘察,它是立足于原形态边坡,通过对建筑边坡岩土性质直接进行勘察,并掌握力学特征,此种方法无需采用钻探形式即可了解边坡岩土结构,但整体成本偏高,应择优而选。
        (2)物探测绘,物探与测绘的原理有所差异,前者依靠物理知识对边坡沿途特征加以分析,而后者则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地形、岩性进行制图,这两种方法在建筑边坡治理中都有着显著优势,可结合建筑物特点与边坡所在位置选择适合的勘察法。
        3.3注重防水与喷锚治理效果
        边坡若治理不当极易发生滑坡现象,故而应善于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时分析岩土结构,以便提出可行性治理方案。比如在建筑边坡中,其中发现距离边坡26.6m处属于泥岩性质,且表面隆起,而距离36.6m处也存在塌落风险,故而采用喷锚法实施砼支护,但由于其坡面有着5m×10m×2m的裂缝,对此在予以治理时需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结果中关于岩性、结构的数据对其实施防水处理与喷锚支护,尤其是距离边坡36.6m处的区域可采用种植植被等方式,确保边坡处在安全状态下,并且还应设置截水沟,防止渗水引发边坡事故。
        3.4提高人力技术应用水平
        在建筑边坡治理阶段若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方法,需进一步提高勘察人员与勘查技术的实践水平,确保高素质勘察人员依靠高效勘察技术为边坡治理提供有用信息,这样一来,才能避免建筑边坡后续出现病害,降低建筑物安全性。常见的勘查技术包含CT技术与TSP技术。前者利用勘察地震波形式对边坡周边岩土结构进行分析,之后判断其稳定性,借助地质波动图像予以勘测。后者重点勘察岩石断层等现象,进而预测未来岩土走向。至于在提高人力应用水平时,可参照具体的勘察技术对其加以培训。
        比如某建筑设计企业于2019年6月份组织了技术培训会,共为30人讲述岩土工程勘察技巧与地层描述的重要性,并专门从黏土、粉土等类别分别予以讲解,最大化锻炼勘察人员技术能力。
        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当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岩土工程勘察水平的高低,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当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毓.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究分析[J].居舍,2019(35):77.
        [2]袁如阳.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究[J].有色金属设计,2019,46(04):86-87+99.
        [3]张钟.岩土工程勘察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0):246.
        [4]吕培良.探讨岩土工程勘查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性[J].科技资讯,2019,17(26):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