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崔洪胤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加工制造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工业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天津市明利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  300270
        摘要:近些年我国加工制造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工业化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提出了智能制造2025,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利用,促进机械制造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在保障机械产品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的基础上,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在一些加工技术方面和国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高精尖技术方面的差距。这就需要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加强对于基础工艺的研究和发展,保障加工技术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更好地缩小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国机械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应用
        引言
        在当前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中,随着自动化技术与设备的快速更新,实现了制造效率的提升,为各项精细化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更好的对制造环节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提升机械制造的有效性,做到与时俱进,为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在当前的机械制造行业中,必须要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针对传统机械制造行业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阐述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机械制造质量的提升。
        1机械自动化概述
        1.1机械自动化含义
        对于机械自动化来说,指的是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传统的机械制造当中,借助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实现机械制造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开展自主的工业生产工作。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机械生产线生产过程的优化,同时促进生产效率的改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相较于传统机械制造工艺来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实现生产力提升,同时减少人员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此外,在我国的工业发展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为生产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更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2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历程
        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来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工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下,实现了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二阶段为机械制造技术时期,生产者对人工生产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严重不满,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对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第三阶段为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机械自动化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总体来看,并不健全,存在许多的缺陷,在实际的应用环节遇到诸多问题。第四阶段为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不断提升的阶段,推动了机械制造生产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在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2.1加强对于系统的监视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实时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更好促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另外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保障系统始终运行在稳定状态下,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益。安全监测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能够通过传感器网络收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包括了转速、稳定、角速度等物理参数,通过对于这些参数的实时分析,从而了解到各种工艺的生产状态,根据状态及时作出生产调整保障整个生产工艺安全稳定运行,能够从源头上提高机械加工的质量。
        2.2故障诊断技术
        传统的机械设备和加工过程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维护和管理。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检测系统能够对设备运行和管理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诊断,发现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异常,及时中断相关动作,减少进一步对于设备的破坏。

另外很多智能传感器被应用于机械加工系统,能够对于加工过程中相关参数进行搜集和分析,包括速度、转速、角速度以及加速度,根据参数的判断来分析系统是否工作正常,从而将相关状态反馈给系统端,及时了解到机械加工工作状态,从而更好地反馈给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机械加工的相关状态。故障诊断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能够更好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运行周期,减少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
        3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3.1集成化应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自动化技术逐步被应用到社会诸多领域,特别是机械设计领域,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同时,也可以引进其他先进技术,以满足机械制造在社会上的需求。集成化应用是指在满足机械制造程序相关设计需要的前提下,将技术结合。从本质上说,集成化应用就是设计技术的集成。实现集成化应用,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以系统的、科学的工程理论作为指导,并按照相关信息技术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最终达到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目的。集成化应用要求相关企业将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兼顾,综合考量企业各项活动指标,使企业各机构进行内部优化整合,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为实现高质量的机械制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柔性自动化
        柔性智能化主要是指充分借助计算机管理技术,使企业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近年来,在机械设计领域中,自动化技术的推广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人们对机械制造行业的适应力和反应力也出现了不同需求。因此,企业不能再引用传统的管理办法,故步自封,应当做到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在充分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环境变化进行全方面的科学评估,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除此之外,企业领导人员还应当科学合理地调整企业内部结构,选择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契合的发展模式,及时更新自动化技术,优化企业机械制造结构,让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计算机技术普及的今天,机械制造领域中,柔性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种技术主要是将计算机作为整体的信息控制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全面的信息监测、检查信息安全状态以及产品质量等。在使用过程中,柔性自动化技术并不影响其他技术的操作,也就是说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会干扰到机械制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3.3自动供应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的供应活动在以往的机械制造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企业业绩,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因如此,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领域当中很有必要;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领域中,有利于减少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浪费现象,节约资源并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在整个机械自动化过程中,自动供应生产资料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借助自动化技术,将自动传送设备和自动化系统软件有效连接在一起,依照相关标准进行企业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匹配,实现自动化的物资供应。从技术构成角度来看,自动化供应生产资料是综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机技术以及材料制造技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自动化技术在不断朝着智能化和技术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提高加工精度,减少机械误差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使机械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曹浩,刘力嘉.化工机械制造中机械自动化的有效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6):62.
        [2]高建超.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3):116.
        [3]徐春阳.机械自动化在化工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68.
        [4]郭栋.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23):204.
        [5]胡峰.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盐化工,2018,45(06):62-63.
        [6]蒋和堂.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究[J].时代农机,2018,45(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