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木桔
福建省南安市金桥中学 36234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积极配合教育部门传达教育革新精神,落实到实处不断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积极钻研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以兴趣为先导进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追求的共同目标,这对初中数学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喜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为学生量身定做专属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实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真正价值,达到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的教学重点。如何才能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所提升,这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切入点,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在以往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根深蒂固,加上自身的教学习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叛逆心,有自己的小个性,但是受心理发展的影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从而导致课上没有足够的耐心,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现象。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上下功夫,以全新的教学理念突破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使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挖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意思维,以此来促使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以下就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一)科学分组,创设学习互动小组
初中阶段学好数学非常关键,学生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日后高中阶段铺设出一条扎实、稳定的道路。部分教师保留传统教学的思想观念,在讲课过程中对照课本内容照本宣科,把学习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和练习考试上。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在课堂上缺乏稳定性,觉得枯燥乏味。教师应及时转变这种学习状况,将小组合作学习法渗入于数学教学之中,不但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在真正意义上将其推至教学主位,使他们在合作之中获得更多和更深的数学认知,让他们深刻体会“快乐带动学习,学习获取快乐”的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学创建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法良好运行的基础。只有科学的建组才能突显出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个性化、趣味化以及实效化的特点,促使数学教学效率得到有力地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实情当作建组的切入点,将学生合理地分配成若干小组,以此来推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知识点时,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认知实情,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组。第一,教师应当在导入环节运用提问等方式,来精准掌握学生对于勾股定理认知程度的不同。然后,教师应当本着“优带劣”的观念,进行学生的分配。保证各小组内既有优秀生也有后进生,以此来构建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以及共同提升的课堂氛围。接着,教师进行勾股定理知识点的讲授,并在课堂上课提问:“是不是任意的三角形都有其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等问题,指引各组进行勾股定理知识点的探究。另外,教师可指引各组学生分别制作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卡片,通过测量和计算验证,以此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致,深化其学习和情感体验,为教学效果的良好提升奠基。
(二)利用微课教学方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熟练掌握微课教学技术,将微课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中,并合理采用应用策略,实现数学教学效果。首先,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解析视频,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将学习内容进行严格筛选,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吸引学生的关注程度。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进行制作,设计一些课前预习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平台可以自主预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完成微视频的制作,将内容留有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利用微课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熟练掌握数学学科相关知识。微课在教学中由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三个阶段都能灵活运用。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相关需求设计微课内容,从而达到最佳应用效果。
1.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平台、QQ群、微信群向学生告知微课的应用方法,通过学生进一步了解微课功能,能够在短暂时间内很直观学到知识要点,并且可以反复观看,掌握课堂中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
2.课堂教学。微课教学的引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选择教材时应具备知识性与趣味性,通过视频形式进行播放,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新的认识,为能够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3.课后复习。教师应当选择一些扩展性和回顾性的教学材料,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内容、扩充知识面,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补充,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课堂上要精讲精练
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不要面面俱到,每节课都有重点、难点,我们的数学老师应该是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数学老师可以对那些理解起来比较简单的概念和定理一带而过或者安排学生们自己去自学,而将重点放在一些重要的公理和公式的讲解上,让学生们吃透。通过精讲精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总结一些解题经验,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乘法公式后,我们可以把完全平方和、完全平方差两个公式再安排一个专题学习,
对于以下四个代数式:①a+b②a-b③ab④,只要已知其中两个式子的值,就可以用公式或公式的变形求另外两个的值,通过这样设计进行精讲精练,达到对公式的熟练掌握。
总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付出和努力。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带有创意性的教学方法能够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教师要用心经营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环境,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课堂互动,利用互联网技术让数学课堂魅力四射。因此,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冬长.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54-155.
[2]张玉春.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新课程,2020(41):176.
[3]卢江龙.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做法[J].试题与研究,2020(2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