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强1王心懋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邑县供电公司 山东平邑 2733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力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已经变得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需要电力。不管是哪个领域,未来的持续发展都需要以电力能源为支撑,电力能源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电力能源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一旦断电,那么就会给很多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也影响电力企业持续为居民提供电能。因此,相关的电力单位需要加强线损管理层面的探究,以防止出现损失不必要的电力的问题。阐述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定义,分析线损管理工作目前的状况,指出造成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的主要原因,剖析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同时,也介绍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相关运用步骤流程以及具体的应用,希望能给电力相关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
引言
近年来,电力工程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发挥电力企业的有效作用,其对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覆盖范围进行扩大,且开展了地区厂站电能的有效遥测。这些计量自动化项目的开展不可避免使得其出现计量自动化孤岛问题。为了有效避免这一情况,提高电能综合应用水平,需要建设一体化计量自动化系统。因此有效利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为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依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事半功倍。1线损的含义及产生原因电能在电力系统的输送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且损耗发生在电厂到用户电表的各个线路上,这样的电能损耗称为线损。线损存在于整个输电网络,分为技术损耗和管理损耗,可以通过设备参数和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如果输配电过程中不能对线损进行有效控制,将会提高其自身的生产成本,不利于配电网长远发展。线损产生的原因较多,且发生在输、变、配各个环节,线路阻抗是导致输电线路电能损耗的主要原因,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电介质周围。导致线损的原因主要有终端覆盖不完全、数据采集不完整、电网运行方式改变、双电源设置不规范、线损排查异常等。
2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2.1基本管理的功能
通过使用线损的相关档案,从而维护线损的相关信息。其中,线损的相关档案信息包含了线损的模型、线损的指标以及线损的数据权限。线损的模型是维护线损的模型以及线损的对象,对线损的对象展开的一种维护工作,能给有效获取供入电量以及供出电量的相关情况。线损的指标能给有效的对线路具体的损失和消耗情况作出分析和判断。线损的数据权限可以对线损的数据展开合理的分配,这需要不同部门的不同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2.2建立模型
对于线损管理工作来说,良好的运用这种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其进行管理。首先是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帮助建立起一些有关于线路损耗的模型,通过建设这样的模型是可以让相关的工作人员发现其中的问题和开展具体的分析的。在运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建设起相关的线路损耗模型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来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量。通过这样的模型,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良好的观察和分析到内部实际线路损耗和计量点具体的损耗情况,并且还可以有效的观察到实际地运行状态,以此来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处理。在建设相关模型之后,工作人员可以观察到内部的实际运行状况,若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的话那么也是可以直接的观察到,以此来更加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并且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的技术也是可以对每日的信息数据来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以此来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通过这样的数据模型,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良好的将其与具体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来更加准确和精准的把握耗损的具体情况。
2.3形成报表
在展开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完成好分压、风线、分区以及分台管理工作,与此相关的内容必须要予以统计,形成完整的线损报表,将电力计量自动化予以高效应用后,报表就能够直接形成。对电力计量自动化应用后,能够将每个时间段实际耗损展开比对,比方说,可以将每一天的线损清晰呈现出来。从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获得所需的线损报告数据,对运行状况能够有切实的了解,只要做好分析工作就可了解线路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采用可行方法予以处理,电力供应也就能够保持正常,电力企业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效益。
2.4系统功能的设计
在对配网线损监测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发挥系统功能,达到线损监测目的。一般情况下,在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时,可以按照逻辑功能划分为数据采集功能、数据传输功能、数据处理功能以及业务应用功能等,比如设置对外调用接口与其它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在数据采集功能中,要做好现场监测设计和现场数据采集管理,最大限度保障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无用、无效数据,为后续线损监测数据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数据采集功能还可以做到自动采集、定期采集,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实时报警;通过对电压、电流、谐波的监测,确定数据异常情况,分析原因,找到应对策略,减少线损率。数据传输功能则采用专用信道实现,最大限度降低传输中的数据干扰,确保信息传输质量、传输效率。数据处理可以对统计报表、线损管理相关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解决,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减少配电网的线损。
2.5应用于日常的用电检查
在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日常的用电检查是其中一项基本的工作任务。传统检查是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去场地对日常的用电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的情况,这项任务工作量非常大,由于是人力劳动,因此工作的效率是有限的,而且极易产生误差,容易导致线损最终的分析结果出现误差。如果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于日常的用电检查作业中,能够有效及时地收集现场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的质量。这不但给线损的分析工作带来了可信度较高的数据信息,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出现窃电行为,排查出电能计量出现问题的原因。当电网系统出现异常行为的时候,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会自动进行报警,而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获取报警点的电流、电压以及电能负荷的相关情况,从而得知用户具体的用电状况,进而增强对用户用电的管理。
2.6自动统计
展开电力系统线损管理时,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予以充分利用,能够提升统计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将四分线损方法落实到位的话,统计管理的实效性也就可以得到保证。从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通过其可对每个周期的电力损耗进行统计,这样就可以对电力损耗、电压等级间存在的具体关系展开研究。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线路,而且其长度是难以估算的,所以在统计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则可使得统计效率大幅提升,统计质量也会得到保证,故障处理自然就更为及时。
结语
在对计量自动化的线损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从配网的实际状况出发,既要保持线损数据监控的真实性,又要提升线损监测的科学性。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线损管理时应依照统一化、规范化、技术化管理原则,做好智能监测系统的构建,形成完整功能架构,快速定位线损位置和计算线损值,为配网管理和维护提供有益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昌庆,陈宝,蔡青,陈宋森.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7,1(11):62-64.
[2]华德曲.计量自动化在县级供电公司配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7(11):163.
[3]杨婧琪.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之我见[J].中国高新区,2017(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