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波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全世界的共同主题,新能源在现代科技的进步下得到了很大的突破。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可以减缓当下的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的问题,有助于国家发展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新能源的发展对国家电网建设也提出了要求,电网建设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利用新科技、新技术推进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
关键词:新能源;智能电网;电网革新;建设研究
近年来,我国开始逐步利用新能源发电,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电网建设必须走新能源的道路,因为只有走新能源的道路才能更好地保障在大量新型电源接入情况下的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实现多种能源资源发电的综合平衡利用,最终促成我国智能电网的顺利建设。
1智能电网的特点与建设现状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智能电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融合了多种现代因素,集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为一体,对于电网运行中的电气设备、人员以及控制系统等进行智能化管理,对于电能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然后通过智能化设备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有助于及时了解电网运行中的问题,然后及时的解决,减少电力故障的发生。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能够及时的了解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于电能的需求状况,搜集全面的数据信息,然后根据供电系统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的经营策略。在我国的电网建设中,对于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大容量、长距离的传输是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需要向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发展,提高供电的质量和效率,为我国电网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2新能源的发展给智能电网建设所带来的挑战
第一,新能源分散性的特点给智能电网的建设提出统一的大电网和分布式的电网平行发展的发展要求。在这一要求中必须处理号统一的大电网同分布式的电网之间的有效互动。另外在建设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充分考虑新能源新的新形式的出现和利用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涉及。只有结合新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地分析,才能够使资源得到最佳限度地运用,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从而使智能电网发挥出效果。第二,新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比较差,不能连续的供应能量,这对智能电网的运行产生一定的障碍,只有在充分应对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发电的基础上,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和保障,这就需要智能电网本身具备充足的容量及协调性。只有在充分重视该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解决智能电网的高效、可靠以及安全运行的问题。第三,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新能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必然决定着石化能源所占比重的减少甚至是完全退出,这一改变必然促使现在燃油交通系统的向电力的转变,同时现在的加油站也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充电站的存在。在进行智能电网和规划过程中,充电站也将需要作为电网规划的一部分予以进行考虑。
3加强智能电网建设中新能源利用的对策
3.1发展储能技术,促进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
一直以来,传统的电力系统都遵循着电能“生产一传输一使用”的固有模式。而现代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说颠覆这一固有模式,在系统中增加一个“存储”电能的环节,这一环节并非多此一举,相反增加的存储环节使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新能源和分布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储能技术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有力支撑,未来一定能够促进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
3.2优化配电网络建设
配电网络中的电缆设备一律进行地下管道铺设,并建立完善的电缆运行监控系统,实现电力合理分担和输送。
电缆监控系统装置主要安装与配电网的电缆主线上,为配电网络提供全面的环境监测、负荷承载、运行状态等监控功能,还负责配电网络与调度中心的通信工作。监控系统安装和运行之后,可对配电网络运行环境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并通过预设的处理方式对火灾等意外故障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通过电缆线路温度变化及温度分布特点检测分析,及时发出异常警报,并准确显示温度异常区域图像,通过通信功能传输至调度中心,方便调度中心及管理部门及时判断配电线路运行状况,并作出正确的处理决策。
3.3建设分布式智能电网,实现新能源的充分利用
所谓分布式智能电网,它是指以靠近用户的小型发电机组、储能系统和微型电网构建起的和外部电网互联的智能电网。这种分布式的电源接入方式不会改变原来的配电网结构,进而缓解了电网升级换代所需的巨额投资压力。除此之外,它的接入还有利于改善整个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保障供电质量。所以,建设分布式智能电网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出路,它也可以实现新能源的充分利用。
3.4大力发展超导技术
超导技术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而且能够确保高质量的电能输送,而且能够对故障进行自动化的识别。超导输电技术专门针对大型的电力输送管,而且能够与智能电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在保证大容量输送的前提下,才能确保大电网系统同分布式电网的有机结合和互动,从而促进新能源发展前提下的智能电网建设,促进统一电网同分布式电网的平行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对电力稳定、安全、高效的需求。
4 新能源背景下智能电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1政府的支持
电网的智能化可以说是电力行业的一次伟大革新,其中建设工作需要资金和技术发挥作用,所以政府在资金及技术的提供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社会公众其实对于电网的智能化存在知识漏洞或者是认识误区,智能电网在观念上还没别大多数的民众所接受。这主要还是因为认识不足,燃油石化资源的根深蒂固,政府方面可以做好舆论和普及的工作,让民众可以正确认识到新能源电网的优势性。除此之外,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力度,与市场经济有机而又有效的联合起来,共同推进智能电网的建设。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对电网发展规划蓝图或策略,稳步有效的加快电网的智能化。技术上,虽然政府不能有提供具体的科技上的指导,但具有领导先锋作用的国家政府,可以积极鼓励相关科研单位组织科研人员进行自主研发,对国外的先进水平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借鉴。
4.2人才支持
现在,人才是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所以,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强化对人才的运用,培养出符合智能电网建设的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从而能够分析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难题,提高智能电网使用的效率。在培养智能电网发展方面的人才时,不仅仅要完善高校的教育方案,使高校能够培养出符合智能电网建设的人才,也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专业优势。
结语:
新能源是可再生、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的利用对于环境的影响相比中石油等传统资源可以说是极小的。把新能源应用于发电一方面可以满足国内外对电能的需求空余,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其他资源发电对环境的压力。新能源在近年来的发展态势迅猛,然而我国电网的前进步伐却有点跟不上节奏,做好电网的智能化就可以完成好新能源与人们日常用电紧密联合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靖科.浅析智能电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信息化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2(14):196.
[2]仝伟,仝娜,宋宁宁,等.智能电网建设中输电线路部分关键技术探讨[J].安徽电力,2012,29(02):78-82.
[3]陈东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电力技术资讯,2013(05).
[4]张新昌,周逢权智能电网引领智能家居及能源消费革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5):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