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张丽贞
[导读] 随着目前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对于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开展更加有效的课程教学。

海南省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    张丽贞 572200

摘要:随着目前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对于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开展更加有效的课程教学。就目前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而言,为能够满足课程教学要求及需求,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及方式实施教学,而读写结合策略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引言
        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能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法的运用,将语文知识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理解分析知识时感受语文学习内容独特的魅力。
        一、读写结合基本的概述
        读写结合的核心是阅读与写作的高度融合,通过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实现最大化的教学目标,这也是新课改引入的重要教学手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读与写是初中语文中相互关联的,具有统一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只有将读写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通过读写训练,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文字表达与理解能力,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在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及作用,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必要任务。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知识储备量
        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这样,学生在仿写中就不会局限在原有的作品中,而是在原有的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掌握写作技巧,在作文中展现自己的风格。而知识储备量的提升则能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为学生日后写作做准备。例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主要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通过具体事例将自己对母亲的情感表达出来。学生在作文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能让作文更具感染力,这也就充分说明了创新思维培养和知识储备量提升的重要性。



        (二)立足阅读文本,深化读写结合
        何为理解性阅读,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文章大意、语言以及主题进行理解和品析,使学生对文章结构以及语言特点有充分的掌握。现阶段初中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素材缺乏,而出现该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无法对生活进行观察以及材料的积累。在阅读中,学生既可以从素材中获得写作启发,也可以在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如此,既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
        (三)注意读写结合的技巧,培养读写结合的意识
        初中语文写作与阅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阅读为写作提供思路,写作是阅读的外在呈现。初中学生可能在初中并没有接触过读写结合法,对一些阅读和写作的领域还不够熟练,此时作为引导者,教师在倡导学生运用读写结合法之前,应先教授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最重要的是怎样将读写更好的联系起来。在阅读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笔不离手,一边读一边画出精彩的质的积累的部分,这是为了积累而阅读,一篇文章里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很多,还需注意里面的任务、时间、地点、背景、情感线等,这样有利于帮助理解文章,明白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这种提醒只是最基本的。当真正有了一定进步时,文章的思路以及结构甚至怎样才能更优秀才是重点。笔者认为阅读的最高境界是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或者有自己精辟的看法。这些都是需要潜移默化让学生学会的。
        (四)从语文课后复习阶段,落实学生读写活动
        伴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传统的语文灌输式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与当前课改要求不相符。而读写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内容,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授课理念,冲破初中语文课本的限制,更多地结合课外语文材料,促使语文读写教学更具吸引力,才能让学生产生读写的兴趣和热情。其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内容,组织一些课后的读写复习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去阅读和写作,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首先,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选择一些相仿的阅读书籍、文章段落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阅读,以课后复习阅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写作角度,进行文章内容的创作,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将原有阅读中积累到的字词、文章创作特点等应用于实际写作之中。最后,在班级内设计一个写作活动区域,定期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课外写作作品,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创作。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贯彻读写结合教学原则,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与理念,融合读写元素,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实现语文知识的高度整合,深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成为全面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亚平.初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有效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19):149.
[2]李强.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6):118-119.
[3]梁桂玲.略论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04):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