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郝世洪
[导读]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对小学生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然后对学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结合各种体育教学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安全防范。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小学  郝世洪  65700

摘要: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对小学生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然后对学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结合各种体育教学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安全防范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体育安全设施,并根据教学要求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体育;安全问题;对策
        引言
        依据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入到实际教学环节中,无论从理论发展还是活动层面,均可以看出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在不断提升。但有关小学体育安全防护的教学研究尚未成熟,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因此,应重点研究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防护工作。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外界环境层面
        体育教学场地及学生所使用的体育器材关乎小学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但目前学校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学校活动场地较小且不符合标准,而学生人数较多,学校体育课程安排较为集中,导致体育课堂呈现拥挤状态,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而在体育器材方面,如若学校无法做到及时检查并更换老旧体育器材,则会导致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受伤等事故。
        (二)在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
        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开展安全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分析,根据教学需要教给学生各种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足,总是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却忽视了安全问题。部分教师即使开展安全教育,也是以口头形式进行简单警告,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没有较深的认识,甚至造成一些意外损伤。
        (三)学生学习层面
        小学生行为能力还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课堂上难以保证自身安全。学生之间经常发生追逐,极易导致腿部、胳膊受伤。同时,部分小学生不听从教师安排,在体育课上穿皮鞋等不利于运动的鞋子与牛仔裤等紧身衣物,一定程度上造成安全隐患。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创新安全教育模式要实现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教育能力,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运动。


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健康成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学习安全知识,参与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及时了解各种安全案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高安全教育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创新安全教育模式,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
        (二))结合体育运动项目,渗透安全教育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而且自制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很容易出现意外,对身体造成损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活动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及时认识各种安全隐患,让学生在运动时加以注意,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单双杠的技巧时,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身体平衡,然后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自己在运动时的身体状态,并要求学生周围时刻要有其他学生看护。又如,在指导学生跳绳运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跳绳的速度和力度,先慢慢跳,等熟练了之后再加快速度,以防止绊倒或碰伤。
        (三)创建安全活动环境
        为了创建安全的体育活动环境,学校应针对安全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以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防护工作的保障,利于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体检,直观了解学生身体状况,体育教师则可以根据检查结果,为学生量身定做体育教学计划,便于掌控体育训练的强度及内容,能够保证体育教学质量。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有关安全防护活动,如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让安全防护思想充满整个校园。在体育活动及体育器材方面,校方有责任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活动环境,杜绝出现凹凸不平的体育场地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体育器材。相反,应购进正规厂家生产的体育器材,逐步替换老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运动设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老旧器材的管理,避免在体育活动中投入使用。学校在采购器材时,应合理规划资金的利用,做好对教师及学生的调查工作,作为购买计划的依据,购买贴合教学内容并符合学生喜好的相关器材。体育活动场地及体育器材需要学校安排人员定期进行维护与检查,既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也能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进行修缮或更换,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某小学专门成立了校园环境设备管理小组该小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对场地及体育器材的日常检查与维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向学生强调并指导如何正确且安全地使用运动器材。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从教学环境、教师层面及学生层面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预防杜绝安全事件的发生,以此保证学生安全,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冬巴.加强小学生体育安全意识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9-20.
[2]毛同岗.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81+83.
[3]朱强.小学体育课堂安全问题策略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7):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