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21期   作者:吴宁宁
[导读] 实验将针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安全隐患问题调查,
        吴宁宁
        亳州市人民医院 安徽省亳州市 2368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安全隐患问题调查,进一步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应用成果。方法:实验选取2019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18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启用安全管理护理模式,分析改革后成果。结果:从护理安全上看,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2%(2/90),对照组为7.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6%,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安全管理护理措施能够针对现阶段的风险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对应的改革方案,降低护理纠纷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2019年8月~2020年2月收治的18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49岁,平均(33.6±2.9)岁,涉及到妇科和产科疾病。在入院后对患者登记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病情情况告知以及治疗措施的效用讲解;观察组则启用安全管理护理,首先,为了推动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认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规避风险。本次结合以往的护理经验,将护理阶段存在的问题汇总为以下四点:(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一些护理人员工作与生活没有明确分开,往往把个人情感带到工作中,造成对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可度不高。另外,由于护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免会因工作繁忙而错过一些环节,如忽视不能自由活动的产科患者,导致不安全隐患。(2)护理工作的评价内容与病人的实际需要不符。过去,护理质量评价是从医院的角度出发,规范医院的管理和服务,但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需要。例如,一些家庭希望当场见证新生命的诞生。这一意图与医院管理体制是相互矛盾的。(3)病人对护理工作有更严格的要求。由于妇产科患者多为孕妇,情绪紧张,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处理分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果护理人员不在第一时间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发生护患纠纷的可能性较大。(4)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是关键。除了专业的操作技能外,综合能力还体现在护患沟通、急诊处理、临床观察等方面,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可以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医院要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使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技能,同时深刻了解妇产科护理病人存在的问题,通过讲座、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此外,严格遵守科室规章制度,这也是保证护理工作有序开展、安全高效的前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妇产科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产妇,他们大多不能适应角色转变,安全感极为缺乏,需要医务人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因此,每位护理人员都要树立一定的责任心,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坚定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尤其是对新来的护士来说,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以负责任的态度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各科室要重视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机制,包括日常文书书写、查房等,同时定期沟通、总结护理问题,如每月组织护理人员汇报当月护理情况,最重要的是分享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管理质量(管理工作、风险防范意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评分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管理质量判定标准:分别对管理工作、风险防范意识、健康教育、服务质量4个方面进行评分,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管理工作质量越好。不良事件包括感染、护理纠纷和大出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2%(2/90),对照组为7.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原因上看,均为护理人员个人疏忽所导致的。
        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6%,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隐患
        通过本文分析,首先,我们认为现阶段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护理安全意识不强。通常情况下,妇产科患者需要的护理服务内容繁多,服务的时间相对也比较常,护理人员需要在长时间的护理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责任心与专注力。但是实际当中护理人员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难免会因为工作忙碌而遗漏部分环节,比如忽视无法自由移动的产科患者,导致不安全隐患发生。(2)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欠缺。不得不承认,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存在区别的,有些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不高,容易忽视卫生的控制情况,进而引发一些意外事故。(3)护理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者不合理的地方,亟待改善。临床护理当中有明确而详细的操作规范,这样护理人员就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提升护理质量,但目前部分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制度的具体整改方案需要以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准。
        3.2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解决对策
        在优质护理的开展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对应措施作为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解决对策。(1)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增强护患人员的安全防范和自我安全管理意识。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了解每位患者的信息,并进行登记。如果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护理服务,在护理期间为患者定期按摩,防止长时间卧床导致褥疮等。当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要离开医院时,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与家属认真清点所有物品,做好各项事务的交接。(2)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强院内培训。医院需要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让护理人员在掌握各项护理技能的同时,深入了解护理妇产科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讲座、交流会等多种培训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3)重视科室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机制,包括日常文书书写、巡房观察等。科室应定期进行护理问题的交流与总结,比如每个月组织护理人员汇报当月的护理情况,最主要的是分享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另外医院还可以设置护理人员的奖惩机制,但凡当月、当季度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均可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结论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戴红亮,郑惠芹,陈志清.细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8):126-128.
        [2]张惠芳.细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5(10):130-132.
        [3]葛玉芳.细节管理在妇产科管理中的应用[J/CD].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3(3):183-184.
        [4]彭燕妮,邱学文,余立建,等.细节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1):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