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1] 段霁书[2]
1 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614000)
2乐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肩关节MRI用于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82例肩袖损伤患者,对照组采取CT检查,研究组采取肩关节MRI检测,对比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经检验,对照组患者其检查差错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患者,采取肩关节MRI检查,可以降低误诊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具有显著价值。
【关键词】肩关节MRI;肩袖损伤;检查差错率
目前我国具有慢性肩关节疼痛的患者人数较多,患者患病后对生活造成较为显著的易感性[1]。而导致患者产生慢性肩痛的因素较多,其中一项便是肩袖损伤。对肩袖损伤进行诊断的金标准为肩关节镜检查,检查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肩袖损伤情况可以进行直接的观察,并且也是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修复的一项主要措施。但肩关节镜检查其属于一种有创检查,临床医师操作一旦出现问题,便会对患者肩袖造成更大的损伤,所以临床检查中,无法将其作为常规检测手段[2]。近些年MRI技术发展较为快速,其可以将患者肩袖组织结构以及病变情况进行清晰展示,并且该方式属于无创检查,操作方便,因此成为当前肩袖损伤患者的一种常规诊断方式。基于此,本文对肩关节MRI用于肩袖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具体内如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象:随机抽取2018 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82例肩袖损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取CT检查,男23例,女18例;年龄在53-83岁,平均为(44.35±1.21)岁。研究组采取肩关节MRI检测,男25例,女16例;年龄在35-74岁,平均为(44.42±1.40)岁。两组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CT检查:协助患者选取仰卧位,患侧上肢应保持内旋状态,对患者关节盂及肱骨头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应保持扫描仪和肱骨垂直。
研究组在采取肩关节MRI检测:扫描时,应保障斜矢状面和患者的冈上肌腱保持垂直状态。参数设定为4mm厚度,0.5mm层间距,以及1600mmx1600mm视野。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作为对比剂,由肩关节前部注射5ml进入关节腔中,活动注射患肢后再次实施MRI检查。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检查差错率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SPSS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t,计数资料[n(%)]—x2,P<0.05差异明显。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误诊1例,漏诊1例,其差错率为2例,占比2.44%;对照组患者误诊5例,漏诊3例,其差错率为8例,占比19.51%;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93,p=0.034)。
3讨论
作为人体之中最重要的关节之一,肩关节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一旦其出现肩关节损伤问题,在诊断时便应加强关注,对关节、韧带以及肌肉进行相应诊断。一般情况下临床常用的检测方式为CT检查以及MRI检查,其都属于影像学检查。目前在临床诊断中,MRI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其在对各类疾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更是骨折、肿瘤等多种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重要方式。肩袖损伤一般情况下是在患者手臂进行活动,或者运动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剪切力,导致肩部冈上肌和冈下肌出现撕裂,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撞击综合征。患者患有肩袖损伤后绝大多数都会表现出骨折、肌腱撕裂、肱骨上部侵蚀以及磨损等临床症状。当前针对肩袖损伤患者,采取CT检查,其成像结构的组间差异会较低。
患者在采取MRI检查以及CT检查后,其都能够将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准确反映,但是在对患者肩袖损伤、肩关节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积液等方面,MRI检查的优势明显高于CT检查,可以更加直观性的将患者损伤情况进行表现。在使用MRI检查之后可以发现患者的肩关节表面产生信号增强的情况,而当患者冈下肌、冈上肌肌腱在T1加权像中都表现出显著的增厚情况,便可以表面患者其冈下肌和冈上肌关节面出现损伤。而若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后,其肩部关节盂唇信号上升,且合并一定程度的撕脱特征的情况下,则表示患者的肩关节上盂唇产生撕裂。而患者如果在实施MRI检查后的成像结果为不规则特征,且患者的关节面下囊伴随有低信号化影,且其肩部软骨下表现出硬化现象,则表现患者其属于肱骨损伤。
而就本次的研究结果可知,对两组患者实施MRI检查,研究组患者检查差错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实施MRI检查,可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到,肩袖损伤患者的经MRIJ检查后,其成像结果与健康人员成像结果都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出现损害,利用MRI检查可以直观将患者的损伤具体情况进行展示。因此不难看出,对于肩袖损伤患者,使用MRI检查,可以有效表现出患者的肩关节受损情况,提高肩袖损伤的临床诊断率,使临床诊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利用MRI检查,能够使临床医师更加深入的了解患者肩关节的受损情况,为后期的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建议,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肩袖损伤患者实施MRI检查,鉴别价值高,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廖荣信, 张亚林, 瞿中威,等. 3.0T MR肩关节造影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 29(01):126-129.
[2]肖利华, 蔡庆文, 高云,等. MR关节造影评价肩关节损伤并与关节镜对照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 v.18;No.125(03):135-138.
[3]祝高磊. 肩袖损伤患者MRI和MR肩关节造影的优势分析[J]. 蛇志, 2018, 030(003):481-482,518.
[4]张雷, 赵剑锋, 杨寅,等. 高频超声与MRI检查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v.29(12):74-76+104.
[5]袁红梅, 蒲劲松, 岳文胜,等. 超声与MRI在肩袖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v.17;No.543(13):154-1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