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8期   作者:张甜
[导读] 目的:为了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本院现对临床医学检验治疗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其应对措施
        张甜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400
        摘要:目的:为了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本院现对临床医学检验治疗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其应对措施。方法:本院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8月入本院入院就诊及治疗的患者500名患者检验样本为研究主体,统计检验失误的样本数量,分析检验失误的因素,并且评判失误影响原因同时给予科学的解决方案由。结果:在本次实验之中,共计检验1000次,在检验中有297次(29.7% )检验发生失误,在检验中失误最多的阶段为检验准备阶段,为 59.8% ( 242/ 356 ),其次是标本采集阶段,失误量为21.5( 73/321);最后为标本处理阶段,失误率为4.76% (17/323 )和检验设备应用不当,失误率为4.33% (13/315)。P<0.05,符合医学及统计学标准。结论: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降低失误率要从多方面分析检验整体过程的每个环节,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都能够帮助医院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
        关键词:医学检验;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引言
        在我国临床医疗中,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的直接根据之一,也是帮助患者进行后续治疗的关键指标。但是目前在医院的临床医学检验中,确实出现了检验质量不合格率较高等现象,对此,本文认为临床医学检验所涉及到的环节较多,有患者自身的因素与医护人员、实验室因素共同构成,医院应当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并加强对于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主体选自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8 月,以本院进行医学检验的 500 例患者检验样本为研究主体。其中男性265例,女性245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为( 44.0±3.3)岁;500例患者资料共实施临床检验1000 次,其中包括 100次尿沉渣检验, 150次便分析检验,350次血常规检验, 50次生化检验。
        1.2 方法
        在本次试验中,对于传统观察组依照传统的临床医学检验进行检验,从样本的采集到送检和检验结果都与普通检验无异。
        应当着重于加强本次检验的质量控制,其具体方法如下:(1)医护人员应当建立一套清晰、完善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该体系不断强化医护人员在告知患者需要采集样本以及采集样本全过程的流程规范性,提高医护人员的规范程度。(2)医院应当对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保证医护人员能够以较高的专业素养进行样本采集与送检,并在整个过程中严格围绕相关标准, 展开标本采集、送检与检验等工作。定期清洁检验仪器, 并加强检验记录与留样保存。规范样本检验流程, 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度。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试验中,试验指标为医护人员的样品质量合格率,其中样品质量合格为100分,不合格为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本院选择用SPSS 21.0计算机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及记录,计数资料采用x 2 进行检验,当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及医学意义上的差异标准。
         2结果
        在本次实验之中,共计检验1000次,在检验中有297次(29.7% )检验发生失误,在检验中失误最多的阶段为检验准备阶段,为 59.8% ( 242/ 356 ),其次是标本采集阶段,失误量为21.5( 73/321);最后为标本处理阶段,失误率为4.76% (17/323 )和检验设备应用不当,失误率为4.33% (13/315)
        3讨论
        3.1 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医院应当建立一套清晰、完善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并通过该体系不断强化医护人员在告知患者需要采集样本以及采集样本全过程的流程规范性,提高医护人员的规范程度。
        3.2 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
        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医学检验是人为主体的行为,因此需要加强检验人员的技术学习和培训是重中之重。要保证医学检验人员有较高的业务技能并且还具备超强的职业素养及责任心,在采集过程中要予以患者人文关怀,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症,并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安慰。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全面具体的实施检查,防止过度医疗以及漏检等失误情况的发生。医院应当对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保证医护人员能够以较高的专业素养进行样本采集与送检。具体而言,医院可以采取“学徒制”的方式加强对于新到岗的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并采取培训考核制、季度考核制等多种考核方式检验医护人员对于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令医护人员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样本采集。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存储原因以及标本送检过程都是导致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而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对于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都能够帮助医院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  秦晓芳.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32):152-152.
        [2]  张争鸣,杜晓娟.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9).
        [3]朱镜飞 .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J] . 当代医学, 2015 ,( 19 ): 78 - 79.
        [4]景晓莹,陈锐,陈玫霖 .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研究[J] . 名医,2019 , 69 ( 02 ): 166.
        [5]景晓莹,陈锐,陈玫霖.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研究[J].名医,2019,69(02):166.
        [6]王桂荣.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智慧健康,2018,04(23):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