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刘德霞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0年12期   作者:刘德霞
[导读] 写作不仅是学生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检验,同时也是学生阶段性阅读内容、学习情况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重庆市巴南区南温泉小学  刘德霞  401320

摘要:写作不仅是学生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检验,同时也是学生阶段性阅读内容、学习情况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写作教学既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而学生写作兴趣薄弱及写作效率低下现象也尤为普遍,严重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予以重视。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
        引言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日后每一学科的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写作能力,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当前,小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欠缺,写作教学亟待改革。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兴趣薄弱
        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写作兴趣薄弱,对于语文写作活动产生厌烦感。教学实践中,此部分学生普遍存在不配合教师教学的现象,如上课走神及不及时完成作业等,认为作文写作难度较高且耗费时间较长,使得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并未遵循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完成写作,还有部分同学甚至不写,对教师写作教学活动的展开形成严重阻碍。
        (二)作文评改方法较为单一
        学生在完成作文的写作后,会将作文上交给教师,由教师进行文章内容的批阅。教师在批阅作文时,通常只会写上“阅”这一字,未能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也未能标记出学生存在问题的地方。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评改后,无法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就无法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二、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提升课程艺术性,重视学习兴趣培养
        在对教育教学本质进行深入挖掘的情况下,能够明确的是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就在于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培养,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课程也充分体现了其自身具备的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对文字进行单纯讲述,则难以保障课堂活跃氛围形成,此时必然不能够达到良好教学效果;而在学生对语言和文字背后深意进行切实体会的情况下,才能够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魅力切实感受,也能够促使学生明确写作的意义所在,保障学生有兴趣、有动力进行写作,如此也能够实现写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对学生写作能力及认知能力培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还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写作思维进行锻炼立足于学生兴趣培养为出发点,更好的保障习作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同时,教师还应定期带领学生至书店或图书馆展开阅读活动,开拓学生眼界。是此案大量素材的积累。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注意让学生对课文中所涉及的优美词句加以积累,不断丰富自身写作素材储备,避免学生在写作时遭遇无素材可写的情况,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以“将心比心”教学内容为例,作者在文中表达出对于生活的感悟,可引导学生主动认知并享受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美好,增强学生生活感悟能力及观察能力。此外,教师针对此篇文章中所涉及的平静、注视等词语,可让学生分析并体会,对于此类描述文中母亲神态的词,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此类词语合理应用至作文写作中,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储备。
        (三)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掌握写作技巧
        小学生的词句积累相对来说比较欠缺,写出的作文语句十分平淡,甚至有病句。精彩的句子能够为作文增色,但是学生又很难写出精彩的语句。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文章的精美语句。在学完一篇课文,或者进行课外阅读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积累到素材本上,并对每个句子进行仿写。虽然一开始时仿写会比较困难,写出的句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教师不能批评、讽刺,而应该多加鼓励和引导。作文需要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对于精美语句模仿多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掌握一些素材,熟悉一些写法,写作才会更加顺畅。
        (四)改变作文审阅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方式
        教师在进行学生作文的批改时,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需要利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同时还要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如果教师缺少充足的批改时间,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作文的修改。在学生完成各自的写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我修改,再在小组间进行交换批改。学生需要标记出作文中优秀的地方,同时还要写下自己认为不太合理的地方。在完成相互批改后,学生需要认真查看他人的意见,并进行作文内容的修改和完善。在学生进行相互批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结束语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借助语文写作教学来实现,从小学生角度出发,在小学阶段学生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情况下,能够为其后续更好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并且帮助学生借助文字将自身的思想以及情感充分表达,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小学语文中写作教学的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9(22):68.
[2]雷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写作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5):41.
[3]徐兆清.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探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1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