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如何正确履行告知义务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6期   作者:付华秀
[导读] 医师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能足够专业和自信
        付华秀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绵阳  621000
        医师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能足够专业和自信,但对如何正确履行告知义务,规避法律风险却未必专业,以下为作者梳理现行医事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的经验,供参考。
一、告知时机
下列情形医师应当履行告知义务:
        1、明确诊断、补充诊断、修正诊断时  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告知患者所患疾病名称、患病原因(原因明确的情况下)、疾病性质、发展、预后。
        2、拟定治疗方案时  患者诊断明确后,对拟实施的治疗方案、医疗措施,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向患者告知,听取患者的意见。
        3、拟实施手术时  手术为侵入性操作,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伴随风险,医师应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达到患者对手术的基本认知。
        4、拟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时  特殊检查治疗是指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检查治疗,临床实验性检查治疗,收费较高的检查治疗,患者特殊体质或者病情较重,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或加重病情的检查治疗(如因病情需要对孕妇进行放射检查或阴道超声,抗凝治疗可能导致出血等)。
        5、患方询问时  诊疗中,患方因对医学知识缺乏及对自身疾病的关注,会就某些自己关心的问题询问医师,医师有义务针对其疑问进行解答。
        6、医师认为需要告知的其他情形  如教学医院、医院级别、诊疗范围、转诊转院等
二、告知内容
        医师告知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疾病相关知识。
        医师应告知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发展趋势,最终走向,患病后对工作生活及今后健康状况的影响。
2、治疗方案拟定情况。
        治疗方案拟定前,医师应先评估每种方案患者的风险和获益,并告知评估结果,必要时组织科内、科间或院内会诊,共同拟定,使治疗方案尽可能成熟,病人获益尽可能更多。有多种治疗方案的,每种方案的效果、风险、费用、并发症、利弊等都应告知到位。


3、风险
        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医师必须告知相应风险,包括并发症、可能的意外、过敏、不良反应、残疾、脏器功能影响、育龄妇女对生育机会的影响等等。
4、替代方案  
        替代方案是医师最容易忽略的告知内容,但替代方案的告知已经法定化,无论是《侵权责任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还是即将生效的《民法典》,均要求医师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应告知替代方案,同时规定了违反义务不告知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给予警告、责令改正、罚款及暂停执业等行政处罚。
        医师在告知替代方案时,不仅应告知本院及国内可以实施的,还应当告知国际上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认可或正在被验证的方案,让患方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三、告知对象
        1、告知本人为原则  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意识清楚、病情不存在不宜告知情形的,告知对象应当为患者本人。
2、告知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关系人、被委托人为例外
        如果患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昏迷状态及存在不宜、不能告知其病情的情况,医师应当告知患者的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关系人、被委托人。近亲属包括患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需要注意的是,医师向上述人等告知时,他们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告知方为有效。
        3、紧急情况先救命  患者病情危急,本人无法正确表达意愿,无法联系近亲属、关系人,或者他们的意见明显不利于患者时,法律授权医疗机构履行批准程序后可以直接实施医疗措施。
四、告知方式
        口头及书面   民法典改变了《侵权责任法》关于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必须书面告知的规定,意味着所有的知情告知都可以是非书面形式,但是要求医师的告知要具体,同时要得到患者的明确同意。表面看是降低了告知的形式要求(没硬性规定书面告知),实际上对告知的内容要求更高,而且口头告知面临举证困难,因此书面告知仍然是目前告知的主要形式。口头告知适用于可以通过其他载体如视频、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电子邮件、证人等再现的情况。
五、告知要求
        1、具体   医师告知时,应尽可能详尽,书面告知时应给患者阅读理解和询问的时间,沟通记录不能简单笼统记录已告知替代方案、并发症或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有视频或录音佐证的除外),
        2、患方表示明确同意  医师告知后,应询问患者意见,得到明确同意方可实施相应措施。书面告知时,如果是格式的,应请患者书写意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