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重庆市潼南区涪江小学校,40266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小学教育不再是单一强调在学生学习成绩上的突破提升,更多的是从管理出发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小学班主任应加大对现阶段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在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下小学教育各项工作才能有序进行。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结合新课改要求提出一定的创新实践策略,为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管理;班主任;问题;创新实践
前言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各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有了明显的改善,学校教育工作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通过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有效培养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学科理论知识。然而,在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因为评价方式单一化、奖惩机制缺乏公平性、忽略学生心理情感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主任应加大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通过对立德树人思想的贯彻落实使班级管理工作能够规范化、合理化开展。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忽略学生心理情感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中通常会以成年人的思想去思考学生间存在的矛盾问题,这种方式只能使班级管理工作停留在浅层,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而言并不能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再犯,由于学生的内心感受未能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和重视,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形象将会大打折扣,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中常会出现学生唱反调的情况。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构建并不完全,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后极其容易形成心理阴影这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心理情感,降低自己的“身份”从学生朋友、亲人的角度去观察学生矛盾并通过与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有利于班级问题的有效解决。
1.2管理评价方式单一化
当前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方式单一化问题,对于学生问题班主任通常会采取责骂、写检讨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学生“长记性”,只是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班级管理方式的单一化不能使得管理工作深入进行,班主任只能对班级的整体秩序、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则无法给予有效的引导帮助。此外,班主任的管理评价语言也存在着单一性,由于班主任的工作任务较多,除了完成正常的授课任务外还需要起到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庭、科任教师与学生三个不同关系的沟通协调作用,这导致班主任在过去的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评价较为主观片面,不能根据事实真相及学生心理情感来作出有效的判断。
1.3缺乏公平的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是保障班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然而在现有的班级管理制度中公平性的缺失导致学生难以有效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小学班级管理制度大多是根据小学生行为准则及学校校规来制定,只是对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提出了基本的管理要求,而在处理实际的学生矛盾问题上则缺乏对照性,更多的是通过班主任“一刀切”的方式来进行管理。由于管理制度缺乏公正性,学生在配合执行制度内容时积极性不高,甚至还会淡化管理制度要求不履行制度规范要求。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策略
2.1以德为先,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应严格落实德育教育思想要求,在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开展。一方面班主任应规范化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作用,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认真负责的面貌来感召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自身的学习和生活上同样也能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加大对学生思想言行的指导,对于学生错误的认知判断班主任应通过适合于小学生的方式进行指导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及不良行为思想的后果。除此以外,德育教育思想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广还能让学生学会信任与尊重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难处,做到对自己学习言行的严格化管理不为班主任添麻烦。
2.2给予学生更多的管理权限
班主任应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应由班主任独立完成的思想,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职责权限,让学生通过班级自治的方式来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当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后,将更容易号召学生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改善过去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公平、不彻底的管理问题。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设立专门负责班级矛盾问题的班委干部,要求班委干部应以身作则具有较强的自律性和执行力。班主任应定期对班委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工作处理方式进行检查以确保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同时班主任也应对班委干部提供一些管理方法和技巧,避免班委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与其他学生产生矛盾纠纷。
2.3家校合作,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深入进行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不再是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工作,学生家长应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一同参与到学生管理中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这要求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应积极开展家校合作,通过微信、QQ、钉钉等网络工具使学生家长能够动态了解到自己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从而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改善学生学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方式让学生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的同时也能使班级管理工作全面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情感。家校合作这一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过去管理工作的不足,在家长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之下将会为学生创设出健康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及实践应从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探究出发,明确管理问题所在后才能更具针对性地作出解决处理方案。通过对德育思想的贯彻落实、给予学生更多的管理权限及家校合作新型管理模式的开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将高效化开展。
参考文献
[1] 次仁拉珍. 浅谈牧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 读书文摘, 2017(2).
[2] 赖金花.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基本现状及创新方法[J]. 成功:中下, 2018(5).
[3] 林秀娥.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