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继承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高洋
[导读] 摘要:本文从新一代基层如何弘扬传承北大荒精神,继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讲好北大荒故事,传播好北大荒声音。

        黑龙江省庆丰农场黑龙江庆丰  158421
        摘要:本文从新一代基层如何弘扬传承北大荒精神,继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讲好北大荒故事,传播好北大荒声音。
        关键词:弘扬;传承;北大荒精神
        1新一代基层如何弘扬传承北大荒精神
        1.1弘扬传承北大荒精神,要凝聚爱国奉献的力量
        北大荒博物馆有一面名人墙,全部是长眠在北大荒黑土地上转业官兵的名字。在长达70年艰苦创业的岁月里,有5万多转业官兵、支边基层、知识分子、知识基层把他们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块黑土地,“他们献完终身献子孙”,用至死不悔的誓言来诠释爱国奉献的情结。黑龙江省前进农场86岁的老垦荒爷爷,一生辗转北大荒各个地方,本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加入了农场的关工委,要把自己见证的北大荒历史传递给下一代,每天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重要系列讲话,还积极参加农场组织的学习班和报告会,定期在学校、社区中开展学习教育,他常说:“现在的北大荒已经粮满溢仓,我的一生奉献给了北大荒,而它用它的改变回报了我,现在的北大荒让我骄傲,让我自豪,我是大荒人,我有大荒情。”
        1.2弘扬传承北大荒精神,时刻激发开拓创业的动能
        创新是第一发展力。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华丽转身,看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标准、安全、绿色、营养的建三江大米赢得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认可,北大荒人不断地改进体制、引进品种、科学种植,一步步推广创新自己的产品,使之成为“顶呱呱、叫得响”的品牌,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新时期北大荒精神的新内涵
        “基层兴则国家兴,基层强则国家强”。作为北大荒的第三代、第四代基层,肩上应承担着更重的责任。虽然国家已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极大支持,但北大荒站是没有盈利的,其开展的活动,都是利于大众群体的。虽然没有经济收益,但是每次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经费,仅依靠政府拨款是远远不够的。一些乡镇、街道的财力十分有限,除了日常所需之外,几乎没有多余的钱拿出来搞文化建设。文化活动没有足够的经费很难开展,而开展活动如果需要群众自己花钱去做,就很难长久下去,这样自然就导致文化建设难以取得成效。
        虽然一些基层的空地面积较大,但很多地方都人烟稀少,尚未开发,通常很难聚集人流,导致文化活动类场地十分匮乏。因此在开展活动时常借用中小学场地,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同时举办一些不同类型的活动,会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会造成许多不便和麻烦。而事实上,活动场地缺乏是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基层不仅开展活动没有很好的场所,一些相关的办公人员工作地点都很紧缺,通常很多人在一个办公间办公。一些比较好的地段,乡镇社区出于经济考虑,往往实行的是旧地改造,建了不少楼房,但是盖楼时却没有提供一些专门的文化场所,难以满足人们日常的文化需求。
        2.1艰苦奋斗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新时期的北大荒人要做到富而思进、富而思源、富而不奢、富而不惰,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新的业绩。北大荒各行各业的成员就是这样,他们不畏困难、拼搏实干、不怕吃苦、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在社会上传递着一股股温暖人心的正能量。艰苦奋斗是防止思想腐化的营养剂,是杜绝堕落的预防针,是净化灵魂的消毒液。
        2.2勇于开拓
        怀揣大荒梦的学生就像征服蓝天的丹顶鹤,立志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有所作为。


他们走进垦区实践,扎根垦区生活,用实际行动践行北大荒精神。垦区的一大批基层技术员,他们放弃去大城市发展的机会,选择到农场发展,他们用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生产采取智能化、集约化、精准化作业,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建立以“互联网+农情服务”“互联网+农业精准管理”“互连网+农产品追溯”“互联网+产品销售”为主线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生产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在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区田块中,研究者们通过设置的电子水位计、远程电控闸门、虫情测报、病害孢子采集及定点监控设备,能够智能对水稻叶龄、田间水层、施肥、防病、防虫及田间环境等数据进行监测采集,既提升了信息精准度,又减少了人工作业,实现全程种植信息可查可控,极大地提升了水稻种植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
        僵化的观念、依附的心理、陈旧的模式、单一的结构等,这些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企业无一不是危险的暗礁,对职工更是致命的桎梏。所以,改革是北大荒人的必然抉择。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跨跃,是北大荒的第二次开发,是新的创业,它依靠的就是勇于开拓的精神。北大荒吐纳东西文化,兼容南北文明,形成独特雍容大度的气质格局,正是这坦荡的气质和博大的胸怀造就了北大荒人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在不同地方,北大荒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来看,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落后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不断完善,文化供给不断增多,资源在不断整合。文化应遵循共建共享的原则,由政府统一管理。一些基层地区不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或定时安排一些老年人的广场文化节、健康分享交流会,或开展北大荒展演等,积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力图打通公共文化最后一步。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搞面子工程。文化的进步需要政府不断努力,同时也需要基层的理解和配合,即便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遇见各种问题,但只要协同合作,一定能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3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最高境界,垦荒英雄们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把荒芜凄凉的北大荒打造成富饶美丽的北大仓。这是一种不图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周边农场的一名最美医生,参军退伍后本可以去好一点的城市生活,但他却在农场坚守了35年,治疗的病人数以万计,十几年前的农场荒凉艰苦,大家都拼命走出去,但他放弃了一次次走出去的机会,把自己一生最美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这里的父老乡亲。发挥北大荒的思想教育功能,改善乡村风气,增强群众凝聚力。把基层群众的思想和注意力集中到组织者的身边,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信念。文化站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可以扩大基层乡镇文化的对外影响,更好地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北大荒建设的资金支持,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北大荒事业的建设,增加文化事业的预算,让一些乡镇基层的文化站、村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的文化活动能够正常开展。文化活动不仅可以靠政府的力量支持,也可以通过多方赞助解决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在不同的节日开展不同的活动,可以更好地发展文化事业。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基层的热血和奉献,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作为新一代北大荒基层,更感无比自豪。广大基层用实际行动充分证明诠释了北大荒精神内涵,他们是有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代,更是能担当大任的一代。面对新征程,要更加紧跟党的步伐,永远跟党走,继续弘扬北大荒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投身创新创造,助力北大荒这艘农业航母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论北大荒精神及当代价值[J].王诚宏.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3)
        [2]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J].郭思元,刘大勇.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 (02)
        [3]新时期北大荒精神的实践探析[J].李艳秋.农场经济管理.2017(12)
        [4]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研究与途径探索[J].代莉莎.教育教学论坛.2015(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