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月26期   作者:秦宏安
[导读] 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混合料的配合比,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在市政道路底基层中的应用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秦宏安
        意景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西咸新区 713702
        摘要: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混合料的配合比,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在市政道路底基层中的应用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底基层;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范围不断增大,城市周边村庄大规模拆迁,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基本不做深度处理,大多采用集中堆放或者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占用了大量土地。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和再利用,有效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土地占用、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一种形态体现。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力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对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砂浆、砖瓦等通过一定的工艺再生成为集料, 代替灰土作为市政道路底基层,这种新材料有效的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排放与处置,同时还提高了材料使用率,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
        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是指将以废砖瓦、砂浆、混凝土块、碎石等为主要成分的建筑垃圾,经过机械破碎,分拣筛分等加工成不同粒径的集料。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是在再生集配集料中,掺入适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均匀得到的混合料。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大力推广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用于市政道路底基层,具体实施要求按照陕西省地方标准《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粗集料技术规范》DB61/T 1148-2018、《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细集料技术规范》DB61/T 1147-2018和《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施工技术规范》DB61/T 1150-2018规定。再生集料用于道路底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用于底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7.5mm。
 2.再生集料的性质与配合比
        再生集料采用建筑垃圾,经破碎,分选,筛分等工艺加工分离除去木柴,金属,塑料,布料等杂物后而成。粒料最大粒径不超过37.5%(方孔筛),压碎值不大于50%,粒料中0.5mm以下的石屑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5%,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7%。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颗粒组成如下表: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颗粒组成

   水泥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大于6h且小于10h的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水泥剂量(质量比)应在3-5%的范围内,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市政道路底基层为3% ,厂拌法生产时,水泥掺量比试验剂量增加0.5%。
        经过击实试验,确定了再生集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为1.93g/cm3,最佳含水量为12.2%。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 ≧97%,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车行道下不应小于1.5Mpa。
3 工程实例
        沣西新城横一路道路工程,道路红线宽度30m-40m,车行道宽度18米,道路底基层采用18cm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
1)混合料拌和及运输
        混合料采取集中拌制,集料过筛,级配符合设计要求,含水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高1%-2%,搅拌均匀。运输时采取雨布覆盖等保湿措施,避免水分流失。一次性将料卸到摊铺机中,尽量减少停顿。
2)摊铺与碾压
        摊铺前对路床进行清扫和湿润,达到无松散、无浮土方能进行铺筑。采用一台摊铺机立模作业,按高程进行摊铺, 摊铺速度1.5~2m/min,根据生产能力调整,保持匀速和不停歇。 在摊铺机螺旋前挡板下沿设置防离析的橡胶板。
        采用18t的单钢轮振动压路机1台;12t双钢轮双驱压路机1台, 25t轮胎压路机1台。按照稳压→轻振动碾压→重振动碾压→胶轮稳压的程序,静碾时轮迹重叠1/3~1/2;振动碾压时应重叠250~350mm,压至无轮迹为止。
3)养护
        每一段水稳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 采用薄膜覆盖养生,摊铺完成后覆盖,薄膜厚度不小于1mm。 薄膜之间搭接完整,避免漏缝,薄膜覆盖后应用砂土等材料呈网状堆填,局部破损时,应及时更换。养生期间,只准小型车和洒水车通行,行驶速度应小于40km/h。
4)试验检测
        采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再生集料的含水量,采用灌砂法进行压实度检测, 检测结果如下表:


        检测结果表明该段道路施工效果良好,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道路设计和行业规范要求。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有着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承载力高等特点,便于加工,可以就地取材,减少运输及生产成本,如果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广泛应用, 可大量消纳建筑垃圾,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问题,破解筑路材料日益紧缺难题,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对于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推动绿色交通具有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沧州市政工程公司: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
2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DB61/T 1150-2018
3王冬明,吴少鹏,朱继青,钟进军,孙艺涵:水泥稳定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基层的水稳性能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