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稠油难采储量二次开发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3期   作者: 刘海龙
[导读] 稠油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的一种,结构复杂、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不仅没有严格的范畴,在不同的领域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文章主要针对稠油开发的技术应用展开探讨分析
        刘海龙
        胜利油田新春公司科研所   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摘要:稠油作为非常规石油资源的一种,结构复杂、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不仅没有严格的范畴,在不同的领域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文章主要针对稠油开发的技术应用展开探讨分析,从现阶段的开采技术入手,结合实际开采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几种全新的开采技术,为油藏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未动用储量;二次开发;同类油藏
        1稠油特征
        通常情况下,稠油油藏的总量都相对较大,且在地层中的埋深较浅,同时因为稠油油藏属于重质油,油质密度相对较大,所以其粘度也相对较高,胶结状态较为松散,同时样品容易离散。稠油油藏内所含轻质油数量较少,存在较多的沥青胶纸内容,因为该种成分特性,导致其整体粘度相对较高,在其中沥青胶质数量持续增大的条件下,材料整体粘度也会相继提高。尤其是温度变化也会直接影响稠油粘度状态。同时在环境温度不断提高条件下,稠油粘度也呈现出一种抛物线趋势不断降低。国内稠油油藏主要特点是沥青数量少,而胶质含量相对较多,稠油油田通常表现为一种河流相沉积。
        2稠油常见开采技术
        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分为蒸汽吞吐采油技术、蒸汽驱采油技术、火烧油层采油技术。以火烧油层采油技术为例,通过向油井中注入空气,实现原油就地燃烧,在此基础上,让原油驱向生产井,相比较其他热采方法,这种火烧油层技术,可以让油层快速产生热量,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采收效果。作为最早应用的一种热采技术,现如今,其已经发展的较完善,可以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展开不同规模的热采,如:正反向火驱、干湿式火驱等。
        稠油冷采技术主要分为化学冷采技术、物理法冷采技术、微生物冷采技术、非烃类气体冷采技术、混合降粘冷采技术。以非烃类气体冷采技术为例,此种技术主要通过向油层注入非烃类气体,以达到降粘、溶解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高效完成开采工作。常用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烟道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应用,从目前情况来看,二氧化碳在降粘、溶解这两方面效果显著,适用于黏度1000mPa·s以下的稠油。能够在短时间让原油达到膨胀、酸化的效果,继而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混合二氧化碳气体的方式,实现综合性作用,进一步提高开采效率,如:二氧化碳吞吐和非混相二氧化碳驱动。相比较二氧化碳而言,烟道气在锅炉中产生,属于锅炉废气,此种方法还具有一定的环保节能性质。在对烟道气进行处理后,就可以将其注入到油层中,让其和原油产生反应。烟道气本身含有二氧化碳,因此,可以达到和二氧化碳吞吐和非混相二氧化碳驱动等方法相同的效果,同时,其本身含有的氮气能够进一步增强原油的流动性能,最大程度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驱动动力,从而高效完成开采工作。
        随着稠油开采工作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最常见的是蒸汽吞吐开采,后期吞吐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工艺技术水平随之提升,开发方式也进一步转换。在这样的情况下,稠油的采收率、采收效果都会得到提高。还可以借助复合开采方式,如蒸汽驱+火驱组合开发模式,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产量规模也可以得到扩大。
        3稠油开采技术及应用效果
        3.1泵下旋流降黏技术
        目前中国稠油开采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井筒中流体的流动性较差,塔阻力过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么开采难度也无法降低,开采效率、开采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传统开采过程中主要采用降黏剂的方式,降低黏稠度,但是很多情况下,无法在泵下完成搅拌工作,因此导致效果并不理想,运行效率较低,开采质量较差,成本较高。所谓的泵下旋流降黏技术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让降黏剂可以在泵下完成搅拌工作,从而实现高效生产。


        3.2氮气增能技术
        烟道气技术就是利用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实现了高质量的开采工作,在此基础上采用氮气增能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开采效果。氮气增能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借助在蒸汽注入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氮气或者发泡剂完成工作。相比较氮气而言,发泡剂本身的选择性密封性能较强、饱和度较高,在残余油饱和度低区域有着良好的性能,随着蒸汽的注入,会创造出密度较高的泡沫区域,从而提高流体的流动速度。而残余油饱和度高的区域,发泡性能差,尽量避免使用这一材料。但是发泡技术本身密封性较强,因此在降粘、溶解这两方面效果显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具体应用介质。如果稠油开采过程中出现油田吞吐等问题时,利用氮气增能技术,借助泡沫本身比较独特的性质,解决吞吐问题,发泡剂遇水会产生气泡,遇油则消失,因此在不同区域中会产生不同的特征。还可以提高封堵压差,如果含油饱和度高,那么效果无法保证。此时,配合蒸汽驱动就可以实现选择性封堵,借助这种复合式开采方式,让开采工作得到稳定高效的发展,切实提高开采质量。
        3.3一体化开采技术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之外,稠油、特超稠油区块配套注采一体化技术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开采效果显著。相比较传统的开采技术而言,这种开采技术本身效果更优,可以有效解决资源浪费、工作效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切实降低成本提高开采速率和开采质量。不仅如此,稠油、特超稠油区块配套注采一体化技术能够降低热采和冷采所带来的损失和伤害,整体效益都会得到提高。除此之外,保温技术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常用于热采技术中,通过配合降低热量损失,提高注气过程的效率。不仅如此,防砂注汽一体化工艺技术、综合防砂技术等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效果较优的两种。防砂注汽一体化工艺技术、综合防砂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稠油原油油田的开采流程,采取化学防砂技术、机械防砂技术设计,保证稠油原油油田开采效果。机械防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传输稳定、强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在一些深层稠油原油油田中,抗压裂效果极好。而化学防砂技术针对注采参数、化学采油材质等重要参数进行完善,合理设计钻井副管位置,可以为油水运动奠定基础,让施工人员及时开展开采工作,从根本上优化超稠油钻井采收效果。
        3.4保温技术
        石油采集工作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热损失问题,像是井筒自身的热量损失,但是在生产和运输中也容易造成各种热量损失,随之诞生的保温技术能够将相关损失降到最低水平,提高生产流程操作效果。相关科研人员针对操作过程中所应用的保温被以及气管线等都实施了有效的改良,通过对相关保温技术、保温方式和保温材料进行全面改进创新,引入便捷、轻快的新型保温材料,扩大隔热管更新力度,从而进一步减少过程热量丧失,提升整体保温效果。稠油采集中,从最开始的开发注气到后期的运输等环节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减少热损失问题,为此需要确保各个环节中的保温处理措施都能够发挥出理想效果,同时于管线连接和接口位置需要做好保障工作,不断减少热损失。促进隔热管道的全面革新,彻底解决当下稠油开采中保温效果降低的问题,有效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注气保温效果,和注气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稠油开采工作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开采水平会得到不断提高。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后期的稠油开采技术效果较优,原油粘度、油气比、生产成本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未来,稠油的开采技术还会得到进一步优化,以获取更大的产量规模。
        参考文献:
        [1]王鹏.稠油开发中螺杆泵采油技术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8,025(008):157.
        [2]李竟楠.浅析我国稠油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化技术,2018,025(001):174,209.
        [3]袁鹏,王梓丞,陶小平,等.新疆油田超稠油吞吐开发密闭集输组合工艺技术应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20(2):37-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