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徐演芸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1月   作者:徐演芸
[导读] 语言学习及掌握的最关键时期就是幼儿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人在一生当中对语言感知最为敏感的阶段,此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未来的学习思维和发展空间,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如何在幼儿教育当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几点见解,希望对幼儿语言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徐演芸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幼儿园
【摘要】语言学习及掌握的最关键时期就是幼儿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人在一生当中对语言感知最为敏感的阶段,此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未来的学习思维和发展空间,因此家长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如何在幼儿教育当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几点见解,希望对幼儿语言发展发挥推动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0)11-059-0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完善。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视。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幼儿教育的质量提高。幼儿阶段是人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不断的完善自我,让幼儿从小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
        一、幼儿语言表达的现状以及不足
        一方面,很多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时,常常着重于教学内容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幼儿作为一个孩子所需要的是周围环境的感染和启发,而且很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发挥教材的内在价值,单纯的讲述以及训练使得幼儿的语言学习内容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很多幼儿是第一次进入校园,陌生的环境使得幼儿产生害怕惊慌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之下,幼儿大多会选择保持沉默,不敢甚至不愿意和周围的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如若不及时打破这种封闭沉闷的空间,则会让幼儿对语言交流表达产生抵触情绪,非常不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策略
        2.1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语言表达氛围
        语言表达需要外部环境的引导与熏陶。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教师应注重对“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构建,让孩子在丰富的资源与开放的氛围中,调动语言表达的兴趣。从“软环境”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孩子的语言表达,用鼓励的话语、温柔的注视、耐心的笑容,缓解孩子语言表达的心理压力,从而让语言表达变得清晰顺畅;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教室墙面绘制图画、张贴标语、设计标志等方式,让孩子获得潜移默化地接受语言熏陶,提高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从“硬环境”来看,幼儿园应加强基础建设,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运动器械,让孩子在参与中拓宽语言表达范围。
        2.2加强现实生活联系
        随着课程改革深化,幼儿教育理念发生一定的变化。教师在实施幼儿教育中越来越重视教学的生活化。为此,教师应贴近幼儿生活,有计划性的与幼儿展开沟通与交流,并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幼儿兴趣爱好实施幼儿教学活动,促使幼儿积极参与至课堂讨论活动之中,满足每个幼儿的自我表达欲望,让幼儿的情感得到表达,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每次课堂结束的前二十分钟左右,教师可组织开展语言交流会,让幼儿表达内心的感受,如:今天遇到的开心的事情或者是今天的收获,让幼儿围绕着教师给出的话题进行充分表达。通过为幼儿搭建良好的语言交流平台,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2.3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幼儿词汇积累
        丰富的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一些孩子在与人沟通中常常出现“卡壳”的情况,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又说不出来,甚至因此变得焦躁不安,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词汇积累不足。针对此,教师应针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孩子在丰富而有趣的素材引导下,接触更多的词汇信息,并逐渐开阔语言表达思路。在语言词汇积累中,教学内容应紧贴生活,从生活中提炼词汇,让孩子在熟悉的场景中主动接受语言信息,积累语言表达素材。
        2.4开展游戏教学,构建寓教于乐模式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局限于机械的训练,而是应根据寓教于乐的要求,为孩子构建游戏化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潜移默化地接受语言信息,并在游戏互动中提高人际沟通、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例如,在为了让孩子认识颜色,教师设计了颜色“猜一猜”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准备红、黄、蓝、绿、黑、白等颜色各一张,然后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游戏小组,两两对抗,在教师出示某一颜色卡后,一组学生说带有这一颜色的常见物体,另一组学生猜颜色,猜对得1分,猜错对方得1分。在游戏中孩子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更体会到了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2.5利用媒体视听效果
        在幼儿教学中,知识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该环节的效率对于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于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检验知识导入效果的重要方法。多媒体技术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整合起来,从而更为直观的展现出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观看相应的教材,帮助幼儿解决实际问题。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育的形式,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感,同时能够加深幼儿对于语言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幼儿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现代教育对幼师提出的新要求,即不断提升自身的多媒体运用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从而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展现教学知识,从而发挥多媒体的直观、生动的特点,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在应用多媒体时,其直观的影像能够让幼儿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内容。幼师可以通过制作FLASH动画,通过动画的方式来分析遇到不同的人要怎么说话,怎样说才更礼貌,从而对语言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
        三、结束语
        合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作为幼儿本身的实质性需要,更多的是社会教育的基础责任。在幼儿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通过深入了解幼儿心理成长发育状态,以科学、有效的方式为幼儿构建轻松、愉快的语言沟通环境,积极营造风趣、幽默的教育环境,能进一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幼儿未来的成长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海芸.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03):203~204.
[2]田双霜.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分析[J].读与写,  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