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9月上   作者:谷欣芳
[导读] 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对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要求,构建和实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河南周口沈丘县第二高级中学 谷欣芳   466300

【摘要】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对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要求,构建和实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策略
        一、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生活”一词,《辞海》对它的解释是:“真实生活,来源于人类社会、自然界、甚至于日常生活。”所谓“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巧妙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进行教学,或是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当中,然后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策略。
        政治本就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本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还是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上对政治文本进行解读后,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学习和记忆,以达到考试的要求。由于教学方式缺乏创新,不够多样化,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堂非常枯燥,缺乏新意,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点,对课本知识缺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以及对生活的联想和体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是高中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再加上政治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专有的名词,老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由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开拓缺乏正确指引,学生往往不明所以,会觉得思想政治学科好枯燥,脱离生活。
        新课程改革倡导“回归生活”理念,高中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及社会经验是生活化教学活的资源。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措施。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让高中政治教学工作更加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这对于学生理解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都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古希腊时期,国外对生活化教学就已有研究,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的目的就在生活实践中,教育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斐斯泰洛齐的“生活是伟大的教育者”的告诫;杜威 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教育理论,并着重指出“我们主张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18世纪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指出对于儿童而言“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
        我们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从教育和生活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目前关于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主要有:陈媛媛从“案例剖析法”“讨论式教学”“重点式教学”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方式[ 陈媛媛:《构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华夏教师》,2018年33期?第67页.]吴从清从课堂导入生活化、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课堂训练的生活化三个方面论述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情况。[ 吴从清《徜徉诗意美 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小议》,《中国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第3期,第32—33页。]刘永刚认为“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应以生活化教学为导向,通过创设政治情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作探究等途径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 刘永刚:《刍议高中生活化教学》,《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11期,第230页。]王小茹从“紧扣模块主题”“建构真实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投身社会实践,回归生活”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王小茹:《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探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13期,第66页。


]田淑贤对目前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了论[ 田淑贤:《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科教文汇》,2019年11月,第232—233页。]述。等等。“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一线高中老师的关注和应用。
        三、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模式
        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六个层面:记住(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和创造(create),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进行评价和创造。“生活化”教学可以根据以上规律进行设置和运用。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生活化”可以运用在以下方面:
        (一)探究生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 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材料作为背景材料设计成情景性的问题,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可以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的例子来分析中国工业的生存现状、进出口状况;在教“股票、债券和保险”、“多彩的消费”等内容时,可以从采撷家庭的投资理财、家庭的消费行为、家庭的收入来源等包含着极其丰富经济学道理的生活例子入手教学。政治生活教学时,可以结合当前的时事政治,因为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生活化的重要素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教师把时事政治素材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学生们会更有兴趣,因为感觉就是当前的事。文化生活教学时,可以带学生到现场,结合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讲解。等等。总之,课堂上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高中政治课本上的枯燥知识的讲解,把教材内容生活化,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课堂联系生活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以丰富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日常生活素材的养分,处处都激励着学生 去探讨知识。如市场上商品销售旺季时,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反季节销售,为什么是经营商营销的一种技巧?在市场交易的主体双方,为什么会 出现违背市场交易的不道德行为?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将来自己如成为企业家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事业?
        (三)情景模拟法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空间不断扩展,因此教师的生活化教学素材的获取也离不开网络。网络素材是生活化教学素材的重要组成因子。高中生对网络新媒体比较普遍比较感兴趣,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如最近新媒体流行的朋友圈题、微博体,可以模拟。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时,要使课堂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使教学情景更加人性化、生活化,从而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领会哲学精神。
        四、老师丰富的知识储备是生活化教学的基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是高中课堂的主导者,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老师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因此“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化教学素材来源于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教师需要不断地强化学习,积极阅读相关书籍。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政治生活场景的再现。教师应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知识,并将其与知识教学联系起来,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政治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理论时应从实际生活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政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寻找其相关细节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使学生加强对政治生活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法治观念。
        五、结语
        针对高中政治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让政治课堂更加生活化,是一个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建立,不仅有利于高中生对思想政治内容的深入学习和透彻理解,还能够促进学生在今后积极参与政治经济生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