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改善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4期   作者:王月新
[导读] 在高中时期,思维导图对于地理的复习教学具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
        王月新
        松原市前郭县第五中学
        摘要:在高中时期,思维导图对于地理的复习教学具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能够帮助我们对知识进行复习、总结、归纳,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联想,充分激发大脑潜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结合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探讨深度融入思维导图手段,帮助学生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有效整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最后总结提出对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教学对策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梳理思路,从而让你获得清晰的头脑的思考工具。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首先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的工具;另外,这种思考的工具能够帮助梳理思路;最后,思维导图能够让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拥有更清晰的头脑。当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如果拥有了清晰的思路和头脑,就会发现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思考问题的速度加快,也会更加全面的理顺思路,并且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质量。原因在于,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在大脑处理问题时,将多重任务单一化,让复杂的任务简单化。
二、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由于信息彼此的联系被分层分类管理,从而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加大信息的含量,也可以让信息的应用更加有条有理,是一种放射性的思考方式。虽然思维导图的最初只是为了提高笔记效率,,但随着人们的研究应用,思维导图凭借它本身可视的直观影像,清晰的结构脉络等一系列优点,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也不断的发挥出它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尤其有利。课上,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精确搭建知识框架;复习时,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发现不同模块之间的关系;小组学习过程中,组员可以先根据已知资料创作,之后将所有组员的想法合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也使课堂讨论变得更加清晰明了,有的放矢,因此思维导图是一种有趣的、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案例
        在“澳大利亚气候”一课的回顾中,首先将“澳大利亚气候”的思维导图放映在白板中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回忆,向学生提问当提到“澳大利亚气候”的时候大家能够想到什么。学生们回答的较多的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而对于“北部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等等却印象不深,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复习各气候的成因和特点,在学生的记忆弱点上重点的分析和讲解,并且在小组讨论当中要求学生重点制作关于之前薄弱点的思维导图,并上台讲解,根据台上其他同学的发言,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本次课程通过对于思维导图的使用,并教会大家制作和修改大家的思维导图,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了澳大利亚的气候的多样性、成因及其特点,通过课后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同学们认为利用思维导图的复习加深了大家对于澳大利亚气候的印象,而且非常喜欢小组讨论并且制作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发大家的头脑风暴。
        在本次实验课程当中,从轻松愉快的模式开始,也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结束,拉近了笔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制图、画图、分组讨论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对于地理复习的兴趣;另外,从现实的实验当中,我们的确能看到思维导图的效果,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引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大家的逻辑能力;再次,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协作,合作制作的思维导图弥补了组员之间的知识漏洞和把握不到位的难点和重点。
四、教学方法总结
        首先,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的备课的实践,与以往没有利用思维导图的备课相比,笔者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备课所花费的时间更少,思路也更加清晰。
        其次,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地理的复习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地理知识纷繁复杂的特点,并且需要图文配合,尤其适用于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一般的复习课程中,通常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程总结,或者进行“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不能够令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并且要付出强大的精力并承受强大的压力。我们可以通过制图软件或者教会学生进行手绘制图,根据思维导图的要求,让学生自己总结概念结构,可以提高学生在复习时的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并且让学生在制图当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减少复习压力。
        运用思维导图主要可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制作模板,学生按照模板完成内容。这样的方式对于刚刚接触到思维导图的学生,在面对较为纷繁复杂的需要记忆和学习的知识的时候,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初学者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学习知识最初就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对于有些内容我们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构造概念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列出知识点,和对知识的理解,查缺补漏。
        
参考文献:
[1]崔太宗,董国达.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中地理核心知识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0(6).
[2]巴桑,德吉.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策略探究[J].教育天地,2019(11).
[3]孙艳艳.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华夏教师,2019(9).
[4]马丽丽.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研究
[5]耿夫相.温家宝总理“与中学生谈地理”对地理教学的启示——谈思维导图在区域地理学习中的运用[J].地理教育,2015(2).
[6]宿文渊编著.思维导图[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王月新,高中地理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