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
晋中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 山西 晋中 030601
摘要:美术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观察、构思、创造、造型、表现、设计及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工艺美术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工艺综合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关键词:工艺美术;综合实践;探究
引言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高中视觉艺术教师课程》中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能力相适应”。《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知识和技能发挥作用,理论和实践证明,《美术新课程标准》注重生活体验和艺术活动的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在生产实践中,领悟不断变化的艺术活动与创作情趣,提高审美、创造与想象能力。《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美术学科不可缺少的一系列内容。显然,在高中开设工艺美术课,既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也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一、高中工艺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
高中工艺美术课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工艺美术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是一门高级美术课程。对于省级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说,进入高中后,由于与美术课联系不多(课时被文化课占用),艺术素养有待提高。学生不能像职校学生一样,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工艺创作。虽然大多数学生将来不可能成为艺术家,但是艺术教育所赋予他们的审美、想象、创造等能力,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社会进步和未来社会全面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1]。
进行综合艺术欣赏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对于教师而言,应创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体验、理解和欣赏各种形式的教学主题。透过研究、探索、欣赏,既有集体的合作探索,也有互动交流的愉悦与思考,更有个人创作的激情与表达,使工艺美术教学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艺术尝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紧随时代,建立多元课程内容体系。传统工艺美术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认识和理解多元世界文化。高中手工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这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能创造。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学科设置、教材选用、信息整合、互动欣赏、个性化创意等环节,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高尚的世界观和审美观。
二、高中工艺美术综合实习教学的几点体会
本文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对高中工艺美术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尝试和创新,将工艺创作与欣赏、现代传媒艺术等有机结合起来。它是时代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要求,具有综合性实践的可行性。
高中工艺综合实践课的课程设计体现了教学结构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各教学环节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一阶段的学习,为二、三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二阶段的创新实践,为第一阶段的延续和发展创造了广阔的情感表达和想象的空间;三阶段的展示与交流,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达到了高潮和升华,为下一阶段甚至终身的艺术学习搭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艺术平台。虽然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但由于每一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形式多姿多彩,节目有高潮,课堂有创新。
比起枯燥的学习,学生们更渴望学习和探索[2]。
高中工艺美术综合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体现学习过程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每个班级由几个班级组成,每个班级有不同的主题,每个班级有不同的重点,每个班级有讨论、欣赏、创作、评价等内容,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主题信息,包括历史、人文、科学、情感、生活等,这些都可以融入到工艺美术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到学生的艺术思维中,融入到想象和创造中。学生的创作因此浓缩了历史的凝重,承载着一定的艺术内涵。不仅是个性与情感的释放,更是创新潜能的充分展示。
例如,在教学阶段,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收集和使用各种教学资料,进行工艺美术教学评价,我们不仅重视对学生工作成绩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态度的评价,并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小组讨论活动中来。
综合实践教学在高中手工艺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网络收集材料,运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学生们将会获得丰富独特的艺术体验。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学生发现,他们的许多想象性创造,如果用普通的技术是无法实现的,而用计算机技术,这些并不是问题,即使在实践中,也能激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这一尝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水平限制和制约着工艺美术创作,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
三、工艺美术教学创新的实施原则
首先,工艺美术教学应坚持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工艺技术教学应培养实用型、实践型人才,工艺技术教学应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开展手工艺创新活动,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抽象工艺美术专业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工艺美术的魅力与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创造美感。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时刻感受创造美的成功体验;学生要从自己的工艺美术作品中获得美,就必须从自己的工艺美术作品中获得美。目前,在职校工艺美术教学中,学生欣赏工艺美术美的能力比较薄弱,鼓励学生在工艺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艺术美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环境、室内装饰、书刊装帧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学会用美感和美感去看待、分析事物,鼓励学生试着用美感去学习自己的设计作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造美的成功经验[3]。
第三,工艺美术教学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意识;第一,传统的工艺美术教学,过去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以固定的形式进行绘画设计;第二,必须全面更新这一教学模式,努力在工艺美术课堂中运用生活艺术。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应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美术材料,不仅可以大大地消除学生的理解深度,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鉴别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结束语
一些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边远、欠发达地区难以实现;一些艺术课程让农村学生感觉生疏,生活经验不足,个别课程效果不佳。而农村学校又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当地丰富的地域资源,结合高中工艺美术课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对工艺美术课教学中社会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探讨。同学们创作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采用课程实验的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积极的课程氛围,突出学校特色,提高了其他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嘉仪.高中传统工艺美术课教学探索[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01):P.252-252.
[2]王卫霞.高中综合实践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6,000(026):64.
[3]刘海燕.浅析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当中的综合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
作者简介:王莎(1992.12.-)女,汉,山西省晋中市,本科,单位:晋中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研究方向:工艺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