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 张秀萍
[导读]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张秀萍
        青海省西宁市红星小学     810001
        
        摘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着手,启发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感受数学、运用数学,并注重抓住关键、培养习惯,通过任务带动、强化落实等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方法
        
        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改变的是以往的教学思想,想尽办法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课堂上,教师应当扮演的是配合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引领者,“学习伙伴”,而不是学习的监督人,给孩子较多自主学习的信心。让孩子主动地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引领学生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感受数学、运用数学
        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数学。如,我们在回家途中会看到的物品数量、方向、形状等, 这些信息就是我们身边的数学,只要老师用心去引导孩子,让孩子亲身去体验、去观察,就会让孩子得到练习,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还有记忆力信息都将得到特别好的锻炼,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数学的概念,让孩子从不同的出发点、另外的角度去观察、感受身边的东西。因为生活是有趣、多彩的,数学也是如此。数学自身没有较具体的实际意义但当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时,就有了新的意义。孩子看到世界的角度或者方式都将发生改变,数学就会跟着而进入孩子的脑海中,成了孩子动脑思考与观察的主要途径,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存在。
        二、树立数学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的教学观,引导教师用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的体现出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在近几年里,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用发现法,自学辅导法进行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我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要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思维。

在数学教学当中,我们不应仅仅只应用单一化的数学教学方法,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以及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维来考虑问题,并合理应用数学技能,将教学生活化真正体现在小学数学当中,教师应让学生懂得灵活应用生活化理念,将原本抽象的教学知识置换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并指导学生立足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进一步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 “正方体”的知识点时,为使学生深入体会什么是正方体,教师可安排学习小组来制成正方体的纸质包装盒。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正方体相关的知识进行合作制作。在进行制作的过程当中,可充分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在开展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可有效的提升了学习小组所有成员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小组协作能力,可使学生较好的认知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所具有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深入的体验生活,并从生活当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三、在数学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是学习最主要的阵地,教师注重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学能力。数学是严密严谨的学科,而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思维逻辑还不够严密,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动手实践。以《圆的周长》这一节课为例,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际测量,计算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学生能够大概得出一个数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大约是3点多。但可能也有个别学生测量到2点多或4点多,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这些学生可能在测量的过程中,哪个环节没有测量好,或者是不是计算出差错等,然后和学生一起重新测量计算,最终得出结论。当然,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最终教师要做好总结,解决实践操作方面的偏差,介绍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经过不懈努力实验,最终计算出精确到7位数,计算时,我们通常取3.14。还可以融入创新思维和审美训练,进行聚焦式研讨。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实验,学生对圆周率以及圆的周长就会牢牢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培养。
        四、 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帮助学生梳理良好的学习方法,为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学习时,对知识点的把握一定要逐个过关,因为数学的连贯性很强,如有一个知识点脱节,学习就有障碍;其次,注重学习习惯与方法培养。每复习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把例题、方法都列成表格形式并做好笔记。课标要求记忆的概念方法要熟记,并帮助学生分析记忆方法,让家长配合检查。 通过一连串的动作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也让学生明确数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而且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当老师的情感倾注于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绝对是一条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可能让学生愿意学习,进而培养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通过氛围的营造,任务驱动,逐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冬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J].甘肃教育,2019(07)
【2 】网络  标题: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_赵杰_新浪博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