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刘显明
[导读] 在数学教学中,审题一向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刘显明
        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老村小学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审题一向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从小学生开始接触到数学题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相关的审题指导,尤其是在小学中段的数学教学中,审题对于数学解题来说已经变得关键,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格外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解题出错往往不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掌握知识,而是在审题上出现了问题,这就说明了学生审题能力存在不足。让学生正确审题、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其审题能力尤为重要。
        关键字: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策略研究
        引言: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如果这一环节没有做好,即便对题目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掌握地多好,都不能正确解题,如果忽略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那么就算学生有再强的数学天赋,也不能真正学好数学。小学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来说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起来。分析小学学生审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具体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中段的数学教育和低年级的数学教学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难度,对于学生数学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其他课程,尤其是语文课程的深入,数学题目相应的也会出现更多的需要学生理解的文字内容。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为看不懂题目而无法解决问题导致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通过审题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创新提升。
        二、小学生审题能力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中段小学生对数学题目的审题能力并不乐观,很多学生知识单纯地做到了对题目的阅读,并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审题。由于这个时段的小学生年纪较小,性格相当活跃跳脱,在没有受到有意识审题引导的情况下,光靠自己的能力是难以做到静下心来认真读题审题的。同时,学生自身阅读能力还尚不成熟,对一些题目的理解水平有限,如果没有教师对其进行相关审题技巧的教学,那么学生很容易会出现读不懂题目的情况。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一学就会但是做题时一做就错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可见中段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堪忧,还有部分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一味认为学生审题出错是因为“粗心”、“不仔细”,不把学生审题培养这个点重视起来,学生就会永远无法把审题这一环节做好。


        三、培养小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准读能力
        虽说文字阅读这一技能主要是依靠语文教师来对学生进行教导,但是语文思维和数学思维毕竟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在学生从语文课上学到文字阅读相关知识之后,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题指导的时候,也应该再次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阅读题目上的文字。和语文阅读注重修辞、技巧、情感不同,数学阅读更多的重点是放在数据、符号、逻辑上的,但是在培养学生准读能力的过程中,是可以采取语文阅读教学一般的大声朗读、默读等方式的。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相关的知识的时候,题目涉及到百分数符号“%”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题目大声读出来,既可以让学生不会把百分号忽略掉,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间的关联,审题过程中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百分数图形来帮助理解题目。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方法
        教师要在教学生审题的过程中教授其一些有用的审题方法,无论是在题目上圈圈点点还是在题目旁做简略的笔记,都是有助于学生审题的良好办法,切不能让学生只凭眼睛去审题。毕竟小学中段的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还很有限,除非个别特别天才的学生,一般的学生是难以不借助笔记就能做好审题的。在选择、判断、填空这类客观题的题目上,教师应提醒学生着重勾画一下题目问的问题,到底是问正确还是错误、是问大于还是小于、包括还是不包括等,这些问题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题目的整体理解,所以是首先需要重视的点。其次,对于题目上涉及到的数据,可以让学生也勾画出来,做好数据的对应,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张冠李戴。教师通过不断地引导,使学生学会一些有效的审题方法,逐渐养成良好地审题习惯,把文字内容变成直观的解题素材,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3.加强学生题型归纳、总结、对比能力
        小学中段的数学内容其实还算不上繁杂,题型也较为单纯,只要有心,就可以很好地找到知识点中的共通点和题型中的共通点。教师除了在教授学生读题、审题技巧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学会归纳总结题型,让学生遇到相似题目的时候可以主动采取有效的审题方法去进行审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同时,通过对题型的总结、归纳和对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学生也可以在经验中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审题方式,真正实现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值得众小学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鉴于中段小学生尚且有限的审题能力,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其审题能力进行培养,从学生准读能力、审题方法习惯、以及题型归纳总结多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蔡虹.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9):67-68.
        [2]潘政.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41-42.
        [3]赫春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4):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