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宝安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太平山镇中心小学 131529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应该有着全新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探索新的途径,研究新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团队合作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之能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最大乐趣,为其系统地探索深层次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成绩。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以供相关教育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前言: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讲解之外,还应该侧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便学生可以朝着良好的方向迈进和发展。经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合理的对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利用,除了可以不断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进行丰富,也能够有效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提高。故而,教师应该在依照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采用这一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应用必要性
1.1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科学的对教学方案进行制定,能够让学生精准且快速的对自身的精神世界进行丰富,依托于小组学习和讨论,学生学习兴趣会不断增强,能够主动的进行探索,从而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对教学质量进行提高。同时,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达到需求。所以,教师应该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数学课堂进行结合,对以往师生关系僵化问题进行优化,让教师与学生可以凭借着平等的身份,合理的进行互动和交流,确保学生在对技能和知识进行充分掌握。
2.2可以不断对教学挂念进行革新
通常情况下,在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水平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合理的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融入教学当中,能够对以往枯燥且沉闷的课堂氛围进行改进。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学生能力,将4-6个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能够让课堂变得越来越活跃,不断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进行激发,确保学生可以在交流以及互动中对知识点进行掌握,也可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逐步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革新,合理教学,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进而为其今后系统的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科素质的最佳途径。数学教师是必须,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们拥有积极的乐观态度,同时起到重要的示范,指导作用。给学生的进步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实现数学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在特定条件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高质量的发展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与他人合作解决各类数学问题。
2.1合理布局,强化对小组合作氛围的营造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以及开展阶段,要想保证小组合作形式应用的更加科学合理,除了要对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行利用之外,还应该对课堂中教学环境以及氛围进行综合的考量。简而言之,在教学期间,教师应该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尽可能营造一个可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以及束缚,对一切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进行考量。
比如:教师在对“多边形面积”相关知识讲解时,可以对以往枯燥的说教形式进行改进。在课堂开展之前,为学生剪好图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研究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有的小组会对图形进行加工和拼凑,最后对其进行面积计算;有的小组则会依照以往所学习的知识,对面积计算规律进行探寻。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在讨论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对教学效率进行提高。
2.2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应该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会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如,在讲授《克的初步认识》时时,老师可把学生四人划分一个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操,将教学任务进行完成。小组个成员对任务合理分配,并为每个小组配置相应的器材,将5克大豆用天平称量出来,每组四名成员负责相应的任务。第一个人负责增加重量,第二个人负责取放大豆,第三个人负责观察天平指针的变化,最后一个学生负责记录数据。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其中,体现每个学生的主导地位,让每个学生的服装都能锻炼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3小组竞争,有效学习
小组的合作该有一定的竞争,努力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旨在降低学生的合作学习难度,并且增加他们的小组合作热情。我们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给予小学生更多的竞争机会;或者利用提问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大大提升孩子们自我表现的勇气,尝试采纳基层意见,从而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一来,当小学生真正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所在,他们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会在个性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得一帆风顺。
比如,讲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对称、平移与旋转》相关内容的时候,我先以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有效学习。然后表扬小组讨论异常积极的学生,奖励学习任务完成效率更高的小组。促使学生之间相互竞争,这种竞争是正向的,多角度渗透素质教育。期间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我特意做了点拨指导,逐渐脱离老师的帮助,小学生才能适应合作竞争发展,相信,他们会更加自信地迎接未来生活、工作中面临着的新的挑战。
2.4客观评价,全面促进合作质量的提高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利用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保证评价的多元化以及合理化。经分析,实现多元化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以及教师快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帮助教师以及学生不断总结经验,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探究。
比如:教师在对“图形的运动”知识进行讲解阶段,可以借助这一模式,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探讨过程中,有的小组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但有的小组则不能呢?之后,学生可以各自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探寻问题根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
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成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想法都表达出来,这样彼此间也可以有效的进行交流和学习,有效拉进了学生和学生间,师生间的距离。另外,老师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课题讨论活动,使学生在探讨中能够将自身思辨能力进行提升,进而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培养,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最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加旺.小组合作在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18.
[2]骆筱玲.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11+113.
[3]贺妮.试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6(11)77-78.
[4]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121-122.
[5]刘田慧.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J].教育研究,2016(04)51-52.
[6]梁成健,杨佳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J].小学数学教育研究,2019(19)119-120.
[7]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6)121-122.
[8]刘田慧.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J].教育研究,2016(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