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8月   作者:潘征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计算教学是组成小学教学体系的关键内容,也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内容的技术所在。

广安市前锋区奎阁小学校    潘征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计算教学是组成小学教学体系的关键内容,也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内容的技术所在。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实施之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懂得对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相关的培养,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多元性的教学活动,吸引低年级学生计算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和高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教学是组成小学教学体系的核心所在,也是小学生接触数学课程的基础内容,通过计算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特别是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探究思考的基础能力。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中,为了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制定相对的教学内容,以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调动低年级学生计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化与合理化的运算逻辑思维,增强低年级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高效性。
        一、小学生计算能力主要问题
        1.缺乏耐心
        小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种缺乏耐心的问题。
        第一。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计算过程中缺乏耐心,是学生计算问题的主要特征之一。大部分低年级学生对于计算题的认知通常只有一种想法,那便是按照四则运算的基本原理,通过进行相关合理的计算并可以得到正确答案。因此在遇到计算题之时,低年级小学生常常会选择一种轻视的态度来进行计算题的相关计算,造成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犯下低级错误,并且不愿意进行检查。
        第二,小学生低年级小学生对于较为繁杂的计算题目心里产生一种抵触心理,这也是缺乏耐心的重要表现,而且在需要进行反复计算和验证的计算题学习之下,小学生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也会导致计算结果出现不正确。
        2.缺乏细心
        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过程中验算混乱是缺乏计算能力的表现之一,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通常会强调运算验算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虽然在演算稿纸上会出现大量的演算过程,但是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界,出现验算混乱的情况,导致计算题结果不正确,这种不良的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在日常计算训练过程中缺乏正确引导的原因所致。并且大部分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细心审题,在缺乏细心的基础之上,小学生必然形成不了良好的计算习惯,也难以真正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
        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之上,应帮助学生在计算题训练之中做好提前的审题,以此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对相关的计算题目进行认真的校对,挖掘其中包含的关键点内容,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也需要学生在进行题目计算之时对每一个运算符号和标点符号进行详细的观察,进而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保证小学生计算结果的准确率。
        第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培养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行书写的规范,通过书写的规范能够确保学生在验算过程中找准验算位置和验算结果,尽量节省学生计算时间,提升小学生的计算效率。因此在书写规范之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确保学生书写数字间的间隔要合理规范,数位要对齐,退位点不能少,增强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
        第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完成计算后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教师的严格要求,有效方法的传授,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必要条件,学生能坚持在做完后认真检查,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就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让学生亲手操作学具,理解算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学习数学课程的基础所在,因此在开展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计算教学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之下开展主观能动性,参与到教师所设置的相关实践活动之中,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学具的制作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之中强化对数学计算规律的把握和理解,增强学生计算思维,提升低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
        比如,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学生每认识一个数后,我都会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其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长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琳.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2014(7):18-19.
[2]周尚花.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训练的有效方法[J].学周刊(中旬),2014(9):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