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忠雨
国网山西阳泉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我国是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对于电力的需求十分巨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的建设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对电力行业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越来越多。需要注意的是,广大用户在使用电力的过程中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变电检修技术的完善和注意事项的提点成为帮助电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变电检修;技术要点;注意事项
1 引言
我国在变电技术行业已经有较多的经验和成就,但在供电企业的实际运营中,变电检修工作所要求的技术含量较高,现场实际操作难度比较大,同时由于变电检修工作的特性,虽然技术发展较快,但是相应的制度没有及时跟进。因此,对于在变电检修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变电检修的水平以及对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要在实际工作之中加强变电检修工作。
2 变电检修的准备工作与操作流程
变电检修对于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减少电力故障具有重要作用,检修过程中主要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多种电力设备的检修。其工作流程分别为变电运行数据采集、分析采集数据及外部影响因素、判断设备故障与制定检修方案、开展检修并做好记录。在进行检修工作前,需要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是收集和整理监测数据,从而了解到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主要故障类型及其发生概率,能够为检修工作提供必要参考。同时要全面分析外界环境对于变电设备的影响,了解其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而后合理分配检修任务,制定检修方案,对检修小组的负责人、监督人员与检修人员做出合理安排,并制定出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做好检修目的、时间、重点内容、相关标准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交底工作。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正式开展检修。在检修工作结束后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功能是否恢复正常,检修人员、变电所工作人员应开展验收工作,合格后签字确认。
3 变电检修中的关键技术
3.1 可靠性评估技术
在变电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各方面的技术支持,其中可靠性评估技术在变电检修状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组成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当前的可靠性评估工作之中,比较常用的是贝叶斯评估分析法。这种评估方法分为几个阶段,首先对不同的单元的可靠性进行贝叶斯分析,然后将这些单元的可靠性分析结果作为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验前评估信息,做完该环节后,最后再进行综合性分析,对验前信息和系统整体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估。
3.2 母线检修
变电检修当中,变电母线的常见问题为接头发热,检修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排除故障:对接头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具有裂缝和烧痕,并检查螺丝的紧固程度以及温度数值,在此基础上判断接头的负荷电流。在母线接头出现发热问题时,需要采用有效措施去除接头上的氧化物和污物等杂质,并将烧痕磨平,利用清洁剂清洁后拧紧螺丝。对螺母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滑丝与滑扣等问题,线夹是否发生松弛及变形的问题,在发现上述问题时及时进行更换。另外还要检查铝、铜接触面的烧伤现象,烧伤情况较为严重时需要尽快更换接触面,烧伤不明显时可以磨平烧痕并在烧伤处涂抹导电膏进行处理。
3.3 断路器检修
断路器的主要作用在于对电源线路与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提供保护,在电气设备出现过载和短路等故障时,发挥自动切断电路的作用。断路器常见故障类型包括断路器误动、断路器拒动、断路器过热、断路器出现异常声响、断路器起火和断路器爆炸等。故障原因主要包括直流电压过低或过高、合闸保险及其回路元件接触不良、二次接线错误、合闸接触器线圈极性接反、低电压不合格、蓄电池容量不足等。断路器检修时,以SF6断路器的故障检修为例,其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分合闸故障的检修,如果分合闸操作后断路器无任何操作性动作,一般为机械故障或弹簧故障,检修过程中先检查回路,而后排查机械故障。明确故障原因后及时采取合理处理。第二是断路器连接部位发热或有异味的检修,一般采用红外探测仪测量温度,准确查找故障位置,并去除接头部位氧化层。第三是SF6断路器的气体压力未达到规定值,检修时应将温度对比标准值,而后对压力进行判断。
4 变电检修技术的注意事项
4.1 合理控制紧固压力
日常的变电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连接螺栓松动的现象,一旦出现此现象就有可能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短路,严重的会造成电力系统的断路。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螺栓连接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紧固性加强,也就是要合理控制紧固压力。但这种做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紧固压力过大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危险情况发生,因此,在变电系统中要合理控制铝质母线的弹性系数,当大于正常范围的压力出现时要控制其相应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铝制材料不会产生变形和隆起的情况,进而减小电阻、减小电压。对于变电系统螺栓紧固工作来说,一定要将紧固压力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做到松弛有度。
4.2 严格落实有关制度和规定
我国的变电系统的规定和制度是对于变电运行的主要规定,由有关部门严格落实和管理,起到加强管理和约束各种不良行为和违规行为出现的作用,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度。通过对变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尽量避免在电网运行中故障问题的出现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并且加强对变电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另外,类似其运行的记录的分析,潜在问题和故障的发现,都要通过对变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来实现,该方式可以有效的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4.3 业务流程再造优化
在实际检修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检修环节并不合理,资源浪费率相对较高,部分步骤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且检修意义不大,浪费人力资源。而检修部门在检修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该类流程问题的重视,通过对检修流程和检修步骤等进行梳理,发现不必要的检修步骤和检修价值相对较低的环节,通过调整其所占比例和取消该类检修步骤等方式,逐渐提高检修质量。而应用业务流程再造优化的主要目的即在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等的帮助下,对检修网络进行进一步的调控处理,方便定期开展优化工作,对提高其检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气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强电力工程中变电设备的适应性分析十分关键,这直接决定整个电力工程中牵引供变电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因此,加强对变电线检修技术的完善,不仅使得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有了一定的保障,在某种程度上还进一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为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闫维伟.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9):228.
[2] 燕刚.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01):94.
[3] 周义.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农村电气化,2017(05):62.
[4] 任济琳.分析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129-130.
[5] 黄辉雄.浅谈变电检修技术及其注意事项[J].通讯世界,2016(23):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