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中型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及其反思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杨晓明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加大发展力度,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  山东潍坊  261031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加大发展力度,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当代大中型城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城市首位度作用,聚焦城市管理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盼,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尊重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各项工作,逐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关键词:当代大中型城市;精细化管理;实践及其反思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我国各行业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更为迅速。精细化管理是城市治理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工具,是适应当代大中型城市复杂性的治理形态。当前全国各地城市广泛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城市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人性化水平,取得了广泛的治理成效,但其中也存在着认识理念偏差、体制机制不完善、过程板结化以及盲目跟风等问题。
        1提升管理的人性化水平
        城市中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因此城市应该是充满人文元素的生活家园。城市管理不能仅仅追求表面的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而是需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出更人性化的举措,让城市居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城市精细化管理也不是简单的标准化管理,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来处理千差万别的人和事,而是要精准对接不同居民的实际需要,尊重个体的特色及差异,实施更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治理。比如,某市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即在居住地周边15分钟交通距离的范围内,居民的购物、教育、养老等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1.旨在为居民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某市在城市小区内推行“一小区一方案”建设,根据不同小区的不同需求,分别为其量身定制路面硬化、下水管道疏通、休闲娱乐场所修建等全方位提升方案,2.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让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2以问题为导向,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环境卫生提质增效,打造“洁净城市”。环境卫生“脏”反映城市洁净程度。要大力推广城市环卫水洗机扫、“以克论净”模式,在三年行动中,重点对已经创建的洁净城市进行随机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对工作不重视、整改不到位或群众反响强烈的洁净城市进行“摘牌”。以后每年对各地创建的洁净城市进行滚动式复核、抽查。二是抓街容街貌整治提升,打造“整齐城市”。实施线缆入地工程,解决街空“蜘蛛网”问题,进一步巩固城市广告牌匾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的成果,彻底消除城市广告牌匾设置乱象,使城市广告牌匾特色鲜明、简约有序、整齐美观、管理规范,擦亮城市广告牌匾这张名片,提升城市市容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三是抓园林绿化增量提质,打造“绿色城市”。把举办博览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作为展示全省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持续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全面植绿、培绿、护绿,推广立体绿化美化,实施生态修复,拓展绿色公共空间。
        3转换观念,提升数字化素养,增强数字思维
        数字治理是在治理理论框架内,数字思维、数据开放与制度革新共同孕育的结果,其挑战的是不同层级、地域、系统、部门、业务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打造全流程、全覆盖、全模式、全响应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系统,推动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约有500个城市宣布推进数字治理,建设智慧城市,但囿于思维问题及产生数据孤岛的体制机制问题等多种因素,建设进度和效果并不很理想。

因此,要提升数字治理专业化水平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数字治理意识,改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审视各项业务设置,推进流程再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规范制度设置,加强顶层设计,使之纳入机关干部和基层人员日常培训,把数字治理能力转化为治理效能。
        4物联位置网与城市精细化管理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通常是强调某项应用的智慧程度,信息孤岛较严重,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及时提供信息的能力还非常薄弱,城市大脑应运而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启示。物联位置网强调的是城市神经末梢信息采集和在城市大脑利的空间信息处理,通过数字镜像进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实践,对推动智慧城市发展做出探索工作。物联位置网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利用全球统一时空框架下的多源动态位置信息的叠加协议与位置编码体系,通过高精度位置网与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融合,对城市设施最基层个体部件联网,形成泛在位置传感器组成城市物联位置网的布设,通过该网络来获取交通、市政、环卫、消防、治安、商业、医疗、休闲等全信息的城市实时变化状况,为城市进行全方位实时的管理大数据分析、定制化数据服务提供基础信息源,提供位置关联的时空大数据在线分析与协同服务。1.泛在位置感知信息叠加分系统,实现泛在位置信息的文本位置信息感知与语义特征提取功能、泛在位置信息基于空间共位特征及共形结构的叠加计算与展示功能。2.泛在位置信息接入数据总线分系统,实现位置服务实验网中泛在位置信息接入、数据中转、分发调度、实时数据缓冲和非实时数据的管理功能。3.位置网架构高精度定位/授时服务分系统,为位置网框架内多源传感器、用户终端等节点的位置感知与信息聚合提供全球米级差分定位服务和纳秒级时间同步。4.泛在位置语义本体网分系统,支持源自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网的泛在时空信息检索,实现位置服务网可推理的智能化位置信息服务。
        5完善城市发展功能
        一是打造城市道路综合交通体系。优化城市路网,大力实施城市主干道路“白改黑”,统筹建设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规划实施一批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推进开展市政道路整治工程,持续改善市民群众道路出行条件。大刀阔斧“解难题”,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实现对道路拥堵实时感知、精准预测、迅速响应。设置公交“专用道”,鼓励绿色出行,公交通行流量提高62.5%以上。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建设新区,推进片区品质提升、功能完善,统筹推进城市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向老旧小区、城郊结合部延伸覆盖,加快老城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实施智慧水表“一户一表”改造,让群众吃上“放心水”“平价水”。完善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污排涝、通信、环境卫生等城市基础设施,健全消防、人防、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地下管廊建设,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综合管廊比例。三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城市餐厨垃圾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开复工实施水系治理工程,大力推进绿色围城工程,稳步推进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完成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四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规划建设便民商业网点、公共厕所、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增强与大中型城市地位相适宜的综合保障功能。
        结语
        城市是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中心。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历了规模巨大和速度极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论断,奏响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历史号角。
        参考文献:
        [1]马小飞.风险社会视域下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8(1):20-24.
        [2]城以盛民居行相宜[J].城乡建设,2016(2).
        [3]韩志明.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5-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