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挑战和应对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4期   作者:高婷婷
[导读] 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实效和高等学校办学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高婷婷
        长安大学 工程机械学院 710061
        摘要: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实效和高等学校办学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教育管理者要通过教育管理工作为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则应抓住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自身工作面临的挑战,采取可行的教育管理举措,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转型与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遇到的一些挑战展开分析,并提出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应对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大数据;管理方法
        
        高等学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经常会面临着不少的新问题。大数据时代的环境更加复杂,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态以及身心发展情况都会有所不同,给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教育管理者要突破困境,全面提高教育管理的整体实效,还需立足大数据时代对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的严格要求,探索可解决高等教育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大数据给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
        高等学校所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已经迈入了信息化管理的阶段,只是在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之下,其教育管理工作问题越来越明显,限制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水平。对此,笔者将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归述为以下几点:
        挑战一:大数据应用意识薄弱。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还不够深入,不少教育管理者没有深刻意识到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因此其对大数据的应用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其大数据管理思维也比较匮乏,不利于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深度运用[1]。
        挑战二:数据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的流程不够简化。这是因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数据量开始激增,甚至突显出多层次、复杂化的特点,给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困难。若是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则会影响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开展。
        挑战三:数据分析精准性与深度性不足。目前高等教育管理的数据分析工作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数据分析不够准确,二是数据分析深度不足。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均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管理的精准水平,需要教育管理者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探索可行的应对之策,在大数据视域下对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进行创新改革。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应对新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树立起良好的大数据应用意识
        大数据应用意识对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管理观念、教育管理技术手段、教育管理先进水平等等方面都产生较大的影响。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在大数据应用意识的驱动下,自觉地采取行动,贯彻落实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而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树立起良好的大数据应用意识,则需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高校教育管理者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对大数据的本质进行深刻的认知,了解大数据在推动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其在一定的认知能力下逐渐树立起明确的大数据应用意识[2]。其二,高校教育管理者应促进教育管理思维的创新转变,树立起大数据管理思维,学会深刻掌握大数据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有意识地提高信息数据的采集质量,让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其三,加强数据信息和教育管理系统之间的流通。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通过大数据手段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变革,将各种各样的有效数据信息与教育管理数据信息之间相互联系起来。这一教育管理举措可加强教育管理者对各项数据信息的关注度,进而提高教育管理者对“大数据应用”的重视度。


        (二)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大数据信息平台建构力度
        目前高等教育管理者在大数据信息平台建构方面的力度不大,没能完全跟上大数据发展的步伐。为了提高基于大数据的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教育管理者应加大大数据信息平台建构力度,让这一平台为教育管理的大数据应用提供良好的保障。在这方面,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对大数据信息平台进行顶层设计,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建构这一平台。
        第一,教育管理者应对校内、校外的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然后开发具有实用价值、操作功能优良的数据系统,再将整合完毕的信息数据植入到数据系统之中[3]。在这方面,需注意的是,教育管理者在获取校外的数据信息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高校可与校外的合作主体(如当地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合作企业等)共同建构完善的社会数据信息系统,加强学校与其他合作主体之间的联系。而高校教育管理者在真正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时,可运用折线图的方式呈现各产业的经济增长形式,让大数据信息内容一目了然;在大数据信息整理时,教育管理者可与其他合作主体共同建构产业发展数据信息库,将相关的数据信息录入进去,为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在大数据信息沟通时,高校教育管理者可与合作主体共同建构数据共享平台,对校外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对校内的教育管理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让高校教育管理更具活力,保障其工作实效。
        第二,教育管理者应加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开发力度,或者购买已经发展成熟、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数据分析系统,再将其植入大数据信息平台上,让教育管理者可在自身工作过程中切实做好数据分析工作。第三,教育管理者应加大数据信息反馈系统的开发与运用。若是大数据信息内容出现问题,教育管理部门的人员可立即通过该系统将具体的问题反馈给大数据信息平台的管理人员,使其可通过科学的大数据信息管理手段,对相关的问题予以及时的解决。比如,工作人员发现数据信息内容出现缺失的情况,则可立即反馈上去,让平台管理人员采取大数据信息采集技术,及时补充缺失的数据信息内容。这一举措有利于及时弥补过失,减少教育管理的障碍,可显著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建构具有大数据分析专业能力的队伍
        在当前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大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导致数据挖掘与分析这一环节的工作质量较低。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认识到大数据分析专业能力的队伍在大数据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建构大数据分析专业队伍,让具备良好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为这项教育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4]。
        为了真正推进这一队伍的建设,高校应该从理论与实践这两方面入手,让从事教育管理数据分析工作的人员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旨在提高这部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而在实践方面,高校应组织这部分人员积极参加数据分析方面的竞赛活动,为其提供充足的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平台,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高校也可从校外引进有用的人才,让数据分析专业队伍的能力水平得到综合性的提升,旨在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优质的服务。
        结束语:
        总之,大数据时代对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挑战是不容教育管理者忽视的新问题,高校教育管理者应抓住自己发现的新问题,积极采取可行的应对方法。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管理者“对症下药”地优化大数据教育管理模式,其教育管理实效性较大。在以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更多的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让高等教育管理得以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林智期.基于大数据下高等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7):58-59.
[2]刘林.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23):123-124.
[3]王锶,郑诚德.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探究[J].管理观察,2018(35):110-111.
[4]李向阳.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7.
课题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长安大学2020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30010370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