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薛涛平
[导读] 随着教育的发展,国家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在初中教育中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中长跑项目,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开展中长跑训练
        薛涛平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冶建学校    041000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国家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在初中教育中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中长跑项目,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开展中长跑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关键词: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提出全民健身的号召,体育教学和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中长跑是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初中生进行中长跑项目不仅可以增强初中生的身体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奋斗的意志品质,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初中阶段中长跑教学和训练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1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特点
        中长跑运动分为800米、1500米、5000米及10000米等项目,一般所需跑的距离较长,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并需要一定的速度和耐力,对学生的呼吸功能及心肺功能要求较高。因此提高有氧能力是中长跑训练的关键,主要需要循序渐进的反复训练来提高中长跑能力。这一时期的青少年        肌肉发育还不够完全,肌肉纤维还较细,所含有的水分多、蛋白质少,和成人的肌肉相比,横断面积较小、肌肉收缩有效成分也不大。所以,在肌肉收缩和耐力方面与成人相比还较差,肌肉伸展性及弹性也有待提高,且容易疲劳。因此,对于提高中长跑训练来说需要循序渐进,掌握一定的度,同时在训练方面注重技术训练,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克服“极点”现象,进行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及速度训练。对容易出现的错误如思想紧张、动作变形、跑动路线不直、重心后置等进行及时纠正,掌握良好的跑步方法和技巧。对于重要部位如躯干、骨盆、脊柱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也需要重视,可以采取静态或者是动态的力量训练房        来进行。如可以在棉垫子上面进行仰卧起坐、躯干单边桥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身体核心的力量,还可以使用瑞士球、平衡棒等进行动态的核心力量训练。另外对于心肺力量来说也需要进行加强训练,由于中长跑时间较长,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可以通过变速跑、间歇跑等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
        2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策略
2.1加强能力训练,保证长跑效果
长跑这一重要的体育田径项目从表面看比较简单,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远距离的跑步,实际上要顺利完成长跑,要求学生具备多个方面的能力。可以说长跑考验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实际训练当中就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锻炼。教师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学生能力培养的计划,选取针对性的培养方法。首先,要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让学生在听到长跑指令之后可以抢占先机,提升长跑成绩。在对学生进行反应力训练时,为了减少对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要改变过去单一化的训练模式,将游戏与训练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将1-10这几个数字对应相应动作,比如蹲下、稍息、左转,然后喊出数字之后,让学生快速反应并作出对的动作,不断强化学生的反应能力。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耐力和意志力培养。长跑极大程度上考验了学生的耐力,所以要想保障学生的长跑质量,就要对学生的耐挫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渗透和补充有关于体育精神与生理知识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长跑的价值,促进学生自我鼓励和自我提升。最后,要对学生进行冲刺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长跑冲刺阶段提升长跑成绩。不过冲刺训练必须基于科学方法,以免增加负荷和学生的训练负担,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差异化的身体素质,保证训练活动安排的针对性。


        2.2在开展力量练习的同时,也要加强速度训练
一般采取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交替训练法来进行专项的速度练习。如在开展间歇跑训练时,可以采取快速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进行训练,如跑2个200米,中间间歇1分钟,训练3-5组,每组间歇6-10分钟,要求第一个200米为自然跑,第二个200米为重点突出步长,可以给予相应的步数指标,然后固定步数,并逐渐加快。还可以采取快速不等距离、等间歇的时间训练方法,如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中间间歇3分钟。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速度训练,如进行段落定时跑、时间定距跑、几位同学同时同步跑等方法。还可以采取领跑的方法,让节奏好的在前面领跑,带动其他学生的跑步的自信心。
        2.3重视示范演示
示范演示是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没有做到精准示范,究其原因,多数体育教师只是单纯的示范演示,忽略了学生练习和练习结果,学生无法产生感性认识,自然而然无法发挥榜样作用。示范演示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正确的运动概念和运动形象,属于动态和真实过程,使学生的练习和模仿更为顺利。体育教师在给学生示范演示时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运动原理和特点,使学生大致了解即将学习的体育运动。之后借助生动直观的肢体动作为学生演示,深化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理解。完成示范演示后还需注重观察学生自主练习情况,如果学生在练习中存在不规范情况,那么就需要体育教师再次示范并让学生多加练习和模仿,而教师要在一旁指导学生动作,必要时还可和学生一起运动。在练习中长跑时,如果体育教师和学生一同训练,那么必然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从心理层面接受这项需要体力和耐力并存的运动。教师在学生跑步时在一旁关注,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到练习当中,指导学生正确掌握两步或三步一呼等节奏呼吸方法和跑步速度,整个教学氛围十分活跃,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4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加强思想教育培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对学生兴趣的提高,可以从学生的思想出发,思想是学生行动的导向,因此需要教师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中长跑运动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积极参与中长跑活动,锻炼学生的身心素养。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将中长跑发展的理论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认识到中长跑练习的意义和作用,在思想上改变学生的抵触心理,认真参加体育活动。其次,需要教师将学生的中长跑练习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进行联系,提高学生对中长跑练习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3组织开展各种练习方法
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对学生开展中长跑的教育练习,需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积极遵守运动规范,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才能够有效的实现运动效果,尤其是对于中长跑这样的重复性项目,学生只有产生兴趣,才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运动,因此需要我们积极组织各种中长跑的练习方法,结合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积极性,实现对学生的身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中长跑项目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进行培养学生的兴趣的培养,音乐不仅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特的情境中,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还能够有效的娱乐身心,让学生更加有动力进行体育运动,在中长跑过程中如果有各种欢快、奋斗情绪的音乐作为背景,学生可以很容易的忘记各种苦和累,促使学生形成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从而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促使学生积极开展中长跑运动。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规制的讲解,然后针对运动中的枯燥情况引入趣味性的游戏,如猜名字、成语接龙等简单游戏。
        结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中长跑训练过程中,要从训练的特点及初中生的生长特点出发进行恰当科学的训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中长跑技能。
        参考文献
[1]陈红叶.激励方法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学校体育学,2019,3(36):90-92.
[2]刘宗明.初中体育中长跑有效教学对策分析[J].新课程(中),2019(8):123-124.
[3]高中体育教育中田径教学问题改进策略研究[J].张礼.田径.2019(07):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