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薇薇
厦门市第八幼儿园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意为:“孩子的本性都是向善的。”但在成长过程中因与外界接触增多,慢慢地每个孩子的习性就会发生变化,有的孩子慢慢不懂得如何友善地与人交往。我在与班上的孩子朝夕相处中发现:当别人摔倒后,孩子们会站在一旁大声嘲笑;同伴之间发生纠纷,老师调解后依然不原谅别人;做了错事,推卸责任并责怪别人。
幼儿阶段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重要时期,如何借助外界的熏陶和教育,让友善的品质在孩子性格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为了了解孩们在“友善”品质方面的实际情况,我设置了“宽容、助人”的友善品质调查表。从调查表中看:班上38名幼儿中,有18%的幼儿愿意宽容并帮助对自己不好的人、82%的幼儿不宽容也不愿帮助对自己不好的人。29%的幼儿能诚实对待自己的错误、71%的幼儿表示犯错都是别人导致的。
针对班上幼儿的现状,我立足大班幼儿年龄特征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兼顾大班幼儿品德认识和情感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表面性,品德行为上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等特点,决定在课题开展中以《指南》为指导思想,以道德绘本为教育载体,以拓展活动为延伸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一、选择适宜绘本
作为以绘本为载体的课题,绘本的选择尤为重要。在查阅了大班段现行的绘本教材后,从分级阅读中选择了绘本《大巨人和小怪兽》,该绘本讲述的了大巨人原谅并帮助爱撒谎、爱偷东西的小怪兽,最终俩人成为好朋友的故事;从晶晶丛书中选择了绘本《黑熊大哥》,该绘本讲述了外表凶悍的黑熊不因小动物们对自己的排斥和厌恶,屡次在小动物发生危险时挺身而出救下小动物,最后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的故事。这两个绘本的内容不仅围绕友善展开,而且读本色彩鲜艳,图大字少,篇幅也不长,十分符合大班幼儿的阅读水平。因此,我将其定为集体教学中组织全班幼儿共同阅读的书籍。
二、拓展绘本外延
阅读绘本后,我以故事为铺垫,逐步向五大领域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围绕绘本《大巨人和小怪兽》开展了语言活动:我喜欢的人、社会活动:我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美术活动:大巨人和小怪兽;针对绘本《黑熊大哥》则开展了语言活动:黑熊大哥、艺术活动:礼貌歌、健康活动:我不以貌取人、表演游戏—黑熊大哥等。通过涉及五大领域的语言、健康、社会性活动,让幼儿通过一系类形式多样的游戏感受、认知、内化友善这一品德。
三、区域深化绘本
在幼儿园的活动体系中,区域是集体教学的补充,它以小组化个别化的形式存在,因此在幼儿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方面有集体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语言区投放《黑熊大哥》的绘本,变单一枯燥的阅读为有趣的“找图片说故事”。复印黑熊大哥绘本中某个场景做成小截图并在背面写上页数,投入摸摸箱让幼儿盲抽,引导找出书中与盲抽卡一致的页面,再复述这页的故事。两人一组找得快、说得完整的幼儿还有礼物。
在语言区开辟“友善故事我来说”栏目,投放小椅子、演播台、话筒,引导幼儿在演播厅为观众播文明故事。通过此类的区域小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巩固、内化友善这一品德。
四、绘本助推共育
幼儿友善品德的养成,除了学校方面的努力,来自家长方面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有了家庭的支持学校的教育就能得以延伸、巩固,事半功倍,再者家长资源的有效开发对课题的研究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在课题伊始,已专门就此课题需要配合的方面跟家长达成了共识,并获得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一)班级德育书库
在集中阅读中,幼儿重点阅读了两个绘本。两个绘本的故事虽然均围绕友善品德展开。但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幼儿接触更多这一类型的绘本,从不同的故事、画面中感受何为“友善”。我发动家长们搜集与“友善”相关并符合大班幼儿阅读水平的相关书籍。在班级建立了小小阅读书库。我为每本书归类编号,给每位家长印发图书目录。让家长了解班级书库有哪些书籍,以便孩子借阅。为每个孩子印发“我的绘本阅书单”鼓励孩子看完一本书就在书单上画下自己的感想或者请家长代笔书写,并规定了借书的最短期限为一个星期。小小书库设立后,孩子们踊跃借阅,开设仅两个月就有多名幼儿已经在阅读书单上记录了8个友善故事了。
(二)文明星电台
为了让幼儿多渠道地感受“友善”等道德方面的内容,我在班级开设了“文明星电台”,全班孩子均是文明星主播,每天上下午各四人轮流播报。播报的内容为“宽容、助人、友爱”等与友善有关的故事。孩子需要在家中阅读相关的书籍并将其背下来,当主播那天在班级“文明星电台”播报,之后老师再讲孩子们播报的视频上传群里供家长欣赏。为了提高孩子播报的积极性,在每一季播报结束后均会评选当季的“十大文明星主持人”,该奖项由全班幼儿及家长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这个活动不仅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因为通过这一活动,他们明显看到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
一学期后我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班上38名幼儿,在宽容方面:愿意宽容并帮助对自己不好的幼儿由18%上升到89.5%,不愿宽容的由82%下降到10.5%。在对待错误方面:愿意诚实对待自己的错误的幼儿由29%上升到68.4%,不愿意认错的由71%下降到31.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阅读了“友善”等道德方面的书籍后,孩子们都从绘本中获得了正能量并不断将其内化到自己的性格、行为中。当看到别人摔倒不再围观大笑、开始关注别人的感受,并尝试去帮助别人,做错事也能勇敢承认而不推卸责任。从家长反馈的信息中,也可以看到班上孩子在经历了这一系列活动后的成长与改变,这是令人可喜的。
借助绘本,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畅游阅读的海洋,开展有趣的童话剧表演、演唱剧中的歌曲,和老师一起在区域中游戏、当起了小小栏目主持人等等。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们,让其慢慢地将枯燥的道理转变为自己的行动,好习惯慢慢养成,同伴间的相处更为融洽、班级面貌也更上一层楼。但是也应该看到,“做错事推卸责任”这一项很多幼儿还要加油。因此,对幼儿进行品德方面的引导还要常抓不懈、不断巩固,这样才能为幼儿良好个性品格的形成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