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学教师的“七颗心”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肖琳
[导读] “心若在,梦就在。
        肖琳
        (重庆市巫山县培石小学404704)
        “心若在,梦就在。”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带着“心”,执着的追寻自己的梦。那梦如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有亮丽的色彩,悠扬的旋律,激昂的欢唱。这些年的数学教学生涯,我一直在挑战一个梦——后进生转化之梦。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班级,每个班都有后进生,但他们各自的差异却很大,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等生难度大多了。虽然在这后进生的转化之路上荆棘密布,但我最终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一路收获,喜悦多多。那是因为我有“心”,用“心”,用着多种“心”。
        在这后进生的转化旅途中,我们应该怎样带着“心”实现自己的梦呢,在此我就这些年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我的第一颗心——爱心
        爱心如夏天山谷飘出的淡绿色的风,清凉燥热的灵魂,抚慰幼小的心灵。学生,他们是懵懂的、稚嫩的,他们需要老师用爱去呵护,对于后进生更是如此。数学中的后进生,一般都是自卑的,在心里的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很笨,不如人。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就要用我们的爱去捂热这一块块坚冰,让他们找回信心,看到希望,燃起数学求学路上的熊熊火焰。我曾看到一位数学后进生的日记,她在日记中写道:她怕数学课,怕做数学作业,一提起数学她就没了底气。这正如一个战士,在战斗中缺乏勇气,灰心丧气了,他们又怎会迎来战争的胜利呢。这时我们只有对他们倾注无限的爱,去抚慰他们破碎的心,让他们对数学充满热情,不再感到畏惧和厌倦,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一步一步前进。所以,在这些孩子面前,我从不吝啬自己的爱心,倾其所能去温暖他们的心。
        二、我的第二颗心——耐心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曾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这就让我们明白:耐心是智慧,是财富,是人生的磨砺,是成功的起点。如果一个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时候,缺乏耐心,那他手中握住的只是一把未经打磨的砍柴刀,即使很用劲,也很难砍断柴。我对耐心的理解:一方面是不骄不躁。数学的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它不像语文,某一个单元某一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可以把其他部分学好而没有太大的影响。辅导数学后进生的时候,每一知识点必须让他们理解、吃透,如果我们急于求成,学生苦,教师累,结果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只能领着他们一步一步的踏踏实实的走下去,这样才可以让他们走得稳走得顺,路越走越开阔。我想耐心的另一面应该是坚持吧。在面对失败时,我们是倒下去还是屹立不动?面对压力时,我们能否坚守信念,这就是对我们耐心的考验。我们要成功的做一件事,不能单凭一时的热忱。我们必须有前后一致的行动,不达目的不止的坚持。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一般来说数学后进生领悟能力稍差了一点,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就得多花时间和精力,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一旦存在问题,立刻弥补。我就这样一路牵着他们的手,直到他们独自能走稳走远。
        三、我的第三颗心——宽容心
        教育,是行为的艺术,老师必须具有双洞察一切的眼睛,也要有容忍一切的胸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错,也要给学生的错留下一个自由的出口。就象给错误打个“活结”,让犯错的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解开。
        身为教师的我们,面对数学后进生,我们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本来学生成绩就不好,心理就自卑。对于那些错误,那些困惑,他们也着急。面对数学不开窍的自己,他们更无奈亦无助。他们还只是个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承载不起过大的压力。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和宽容。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们。我们要允许他们反应慢一点,进步缓一点。用慈祥的目光,亲切的语言代替责骂和呵斥,换取他们心灵的愉悦,营造一个轻松学习的环境。用平等、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的世界,用无数的瞬间,给他们心灵深深的震撼。让他们理解老师不仅有严厉的要求,严格的管理,更有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与包容。我发现他们的缺点,并带着宽容心和他们一道去战胜这些缺点,伴他们一路成长。


        四、我的第四颗心——平常心
        我觉得一个教师的平常心就是平静地看待学生的成败,用常人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在后进生的面前更应如此。作为老师,总是对学生期望值很高。如果老师的这份厚望他们无法承受,那就会适得其反。在和他们学习共处中,我们应该把他们当做一个个孩子,我们只是一个指引他们方向的成人。他们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我们因势利导。我们应该知道:没有天空的深邃,哪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哪有小溪的优雅;没有高山的雄伟,哪有小草的碧绿。世界上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是相辅相成的。独木不能成林,但山上的树木又有高低。如果他们只是一只鸡,我们决不把鹰的期望强锁上他们的眉头;如果他们只是一只飞蛾,我们决不要求他们拥有五彩斑斓的翅膀。我们正确的看待这部分学生的成败得失,同时也要用平常心告诉他们平静的对待自己的失败,不泄气,和他们一道扬起希望的帆,乘风破浪,直击沧海。即使没能顺利到达预期的海岸,但是经历了这一路惊心动魄的颠簸,他们也早就脱胎换骨了,那也就是收获。平常心,不是碌碌无为,无所追求,而是懂得尽心尽力后顺其自然。
        五、我的第五颗心——静心
        在辅导后进生的时候,把其他的事情放下,全心全意的去面对后进生,不浮躁,这一点很重要。曾经朋友家的一个孩子数学成绩很差,请我帮着辅导。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事要做,就无法静下心来,自己就感到自己心浮气躁。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学生的进步不大,我也感到十分困惑。我深深反思,明白问题就出在自己不够“静心”上,我慢慢的调整情绪,努力做到在辅导她的时候,再重要的事情都先放下,她就是眼前最重要的。这样我就觉得:我给她讲解的时候,她迟迟反应不过来,我不会发火了,我能平静的接受她反馈给我的一切,并且细心的寻找方法去解决。孩子的成绩进步很快,我心里也很开心,我觉得自己收获可大啦。我深深的感受到:辅导后进生,必须平心静气的去做,专心致志的去做,一切才会迎刃而解
        六、我的第六颗心——精心
        对后进生的辅导,我觉得要做到这几个方面:第一,精心备学生。孩子如一本本诗集,只有仔细的研读,精心的品味,才能参透玄机,领悟其中深意。只有对这些孩子了如指掌,才能找到他们的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第二,精心备教法。这教法,主要是因材施教,我们转化的这一部分后进生,都比较特殊,所以我们必须仔细研究适合他们的方法。有一些方法即使科学,对绝大部分学生都挺有效的,但是对个别学生就未必。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找到合适他们的方法,特殊的方法运用到特殊的对象上,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三,精心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的唯一标准。”爱迪生最终点亮黑暗,获得“发明大王”的桂冠,靠得就是上千次的实验,实践出真知。对学生了解,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法,对我们来说这只是做到了“心中有数”,究竟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还要看实践了。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利用教育机智灵活处理,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我们的思想理论。让理论指导实践,又让实践检验理论并完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在这样反反复复中,我们的辅导方法就会更科学,更灵活,效果就会更明显。                           
        七、我的第七颗心——信心
        自信,让生命的活力四射。每一件事成功的背后都有信心的支撑。当然,在转化后进生的道路上,也需要信心相随。辅导后进生,有时候我们感觉自己努力了,也尽心了,可结果与想象相差甚远。这时候,我们不能灰心丧气。无论学生的成绩有多差,接受能力有多弱,我总是坚信:不是他们不能理解,也不是他们智商低,只是他们还没找到那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钥匙。这把钥匙我迟早都会和这个学生一起找到。我们要相信他们只是暂时慢了半拍,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能跟上节奏。我坚信我会帮他们迈过这个坎。我始终都有一种期待,期待着有一天他们不再是后进生。这种期待不是等待,这种期待是执着的坚持与信念,是不懈的探索与追求。这种期待,是对孩子们的鼓励,也是对他们的肯定,同时更是成功的信心。有了这种信心,无论前面的道路有多崎岖,我都会坚持走下去。
        这些年我带着这几颗心在转化后进生之路上奔跑,并不都是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辛酸。但我进步了,领悟了,收获了。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为有心,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收获;因为收获,所以满足。我的后进生转化之路,让我一路飞奔一路喜悦,幸福满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