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控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年第16期   作者: 陈帅
[导读] 作为市政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建设质量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有关。
        陈帅
        身份证号码:46020019811214****
        摘要:作为市政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建设质量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功能有关。深基础坑的建设过程复杂,区域性,制约性,要注意实际建设中质量管理和施工环节的管理。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列举市政基础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和重点,推进深基坑的施工质量管理对策,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革新和优化建设过程系统。
        关键词:市政基础建设;建设质量;质量管理
        一、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
        1.土方开挖
        根据工程现场地质条件及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土方开挖形式。当前,市政工程普遍选择“机械+人工”的开挖形式。在临近基坑开挖标高时,由机械开挖模式切换至人工开挖模式,以此预防土方超挖、欠挖问题。在采取分层开挖方式时,为控制土方开挖精度,需要将各开挖层厚度设定在30cm以内。施工人员提前清现场表面各类杂物,了解地基内分布的障碍物、地下设施位置,从而制定科学可行的土方开挖方案。并控制好土方开挖坡底,起到泄水作用,定期对开挖坡度进行测量和修正,如果挖土料性能较佳,可选择将其作为土方填料,在施工现场进行堆置管理。
        2.基坑排水施工
        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受到地表水、地下水的渗透影响,基坑坑壁易出现软化现象,导致基坑含水率提高、结构稳固性变差。在问题严重时,会导致边坡滑坡、地基过度沉降等质量问题的出现。因此,需要做好市政工程深基坑降排水施工作业,综合分析现场情况、工程地质水文资料,科学制定降排水施工方案,在适当位置挖掘明沟,设置排水沟、盲井、卵石盲沟等排水设施。同时,在降雨气候下、或是出现坑底突涌水等施工问题时,使用导管抽除基坑内部积水。
        3.深基坑支护
        市政工程深基坑现场环境复杂、基坑边坡结构自身稳固性较差,受到外部环境与施工扰动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边坡滑坡等工程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灵活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通过搭设支档结构、综合采取各项加固保护措施,向基坑边坡结构、基坑侧壁进行保护控制。目前来看,常用深基坑支护形式分为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土钉墙支护、简单水平支撑等等。
        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时,需要提前开展施工现场勘查工作,全面掌握现场水文地质条件,了解水电管线等地下设施分布情况,并根据深基坑施工方案,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对重要地下设施采取保护措施。并做好临边防护工作,根据基坑深度选择搭设临时性栏杆式防护结构或密目式安全网封闭防护结构。在设计、搭设坑壁支护结构时,要求坑壁支护做法符合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要求,采取额外加固措施,避免支护结构承受过大荷载出现局部变形现象。为便于后续施工活动开展,需要在深基坑施工现场留设上下通道,对通道及周边区域进行加固处理。
        4.土方回填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填料,遵循“就地取材”原则,选择将性能质量符合标准的挖土料作为回填土,常见填料为砂土、平原土与石灰土。在填料使用前,对填料各项性能与含水率进行检测,在必要情况下对填料进行洒水或是翻晒晾干处理,清除基坑底部所分布各类杂物与残留积水。由于深基坑土方回填量较大,为控制回填质量,应采取分层铺土、分层压实施工方式。在上一层土方回填结束后,对回填层厚度、压实效果与土层密实度进行检查。如若厚度、压实质量不达标,需要重复开展填土或碾压作业。


        5.基坑支护拆除
        根据工程情况合理选择时间节点,如若支护结构拆除过早,将无法持续为基坑侧壁与边坡结构提供支护力,可能引发基坑塌陷等工程事故出现。严格遵循支护结构拆除顺序,自上之下进行延伸拆除。例如,优先拆除上层的环撑与平衡梁,再拆除下一层的支护结构与楼板,随后依次拆除下层环撑、临时支撑与混凝土钢筋,最终拆除立柱。将支护构件进行分类堆置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修复清理。
        二、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
        1.基坑支护质量控制
        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中,需要综合分析现场情况、基坑开挖深度、地基地质条件等因素来合理选择深基坑支护技术,不同类型基坑支护技术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存在差异性。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各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工艺要点与注意事项。以常用的土钉支护、锚杆支护技术为例,具体如下。
        (1)土钉支护。在应用这项施工工艺时,提前做好土钉抗拔力测试,确定所配置土钉具有良好抗拔性能。根据工程情况选择采取先锚后喷、或是先喷后锚方式。其中,先锚后喷指,在指定位置挖设若干数量孔洞、打入多层土钉,在土钉层表面同步开展喷射混凝土作业,对土钉层进行锚固处理。先喷后锚指,在土钉位置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层,在混凝土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打入土钉,重复开展上述操作,对钢筋网与土钉进行搭接处理。将混凝土层厚度控制在40mm左右,检查土钉墙结构情况,如果存在墙体水渍现象,必须及时返工处理。
        (2)锚杆支护。施工人员使用金属件、聚合物件等材料,在深基坑施工现场钻设孔洞,在孔中放置以上材料,灌注适量水泥砂浆。在浆液凝结硬化后,形成具有良好整体性的杆体,起到调整围岩结构力学状态、形成稳定岩石带的作用。在应用这项技术时,需要提前开展各项实验,准确计算锚杆受拉承载力最优设计值。同时,锚杆支护结构将无法起到控制裂隙岩石剥落作用,可选择组合采取其支护技术。
        2.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为减小人为、材料等因素对深基坑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需要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包括:(1)方案审核。将所制定深基坑施工方案、施工图纸提交至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论证,准确评估方案可行性,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同时,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存在缺陷漏项问题;(2)技术交底。引入三级技术交底体系,逐级向下细致开展技术交底工作,要求全体施工技术人员正确了解施工意图、掌握各项操作要点;(3)材料管理。对各批次施工材料的规格参数、性能质量进行检查,随机抽取适量材料送至实验室检测,禁止使用劣质材料。
        3.基坑监测
        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偶尔出现支护结构变形移位、坑壁坍塌等问题。因此,为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同步开展基坑监测作业,对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基坑底部土体情况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具体监测项目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等。在监测到异常现象后,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变更调整、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在必要情况下组织人员设备退场。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规模的扩大,将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施工形势与多项施工问题。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深基坑施工工艺要点,采取上述质量控制措施,根据工程情况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合理选择支护方式、降排水施工方式,为工程整体质量与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文礼.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
        [2]荆瑞珍.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
        [3]陶红河.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市政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