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0年16期   作者:王力
[导读] 在现代工民建工程中,为切实提升工程质量,加强混凝土(以下简称砼)结构裂缝控制,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力
        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23000
        【摘要】在现代工民建工程中,为切实提升工程质量,加强混凝土(以下简称砼)结构裂缝控制,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工民建工程的砼结构裂缝类型入手,对其成因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强化裂缝控制的几点技术措施。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砼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工民建工程中,砼结构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且导致裂缝的因素较多,需要切实加强对其裂缝类型的分析,并通过分析其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最终达到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
        1.工民建砼结构裂缝类型分析
        第一,干缩裂缝。当采用黏土烧结砖类材料时,其收缩变形量较小,且变形时间很短,而如果是采用粉煤灰砖类材料时,因为在施工后期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使得材料容易发生较大收缩。
        第二,温缩裂缝。温度是对砼结构发生裂缝影响的重要因素,所以温缩裂缝也是工民建砼结构常见的裂缝类型之一。由于温度将给砼材料带来影响,当温度发生变化之后,将导致材料发生热胀冷缩的情况,加上受到热力效应的影响,进而导致墙壁发生温缩裂缝。尤其是在房屋顶部和各面砼墙壁形成温度裂缝的概率加大。加上门窗周边的砼墙壁容易发生倾斜裂缝,屋顶圈梁、平屋屋顶周边形成水平横向裂缝,尤其是在钻孔边缘部位,还经常出现灰缝隙,而在拐角处容易形成水平裂缝。温度变化还可能导致砼张力加大,使得平面屋顶裂缝较为突出,加上屋顶温度大于墙壁位置的温度,砼顶部位置和砖体膨胀系数往往大于砼膨胀系数,使得墙体和屋顶温度形成发生较大差别而引发严重裂缝。
        第三,不均匀沉降裂缝。由于砼结构受到外部影响,使得其出现的沉降往往不均匀,进而在砼收缩与扩张时容易发生裂缝,且结构与砼施工技术有着紧密地联系,所以需要施工中切实注重对此类裂缝的观测和预防,采取科学措施达到补救砼裂缝的目的。
        2.工民建砼结构裂缝原因探究
        第一,原材料问题。原材料是导致砼结构裂缝最为常见的原因,比如水泥质量、品种不达标,加上水泥保管不当,使得水泥水化热问题较为突出,加上在添加剂和骨料粒径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从而影响砼质量而导致结构裂缝原因。
        第二,配比设计问题,由于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不科学,使得砼质量受到的影响较大,所以配比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也是导致砼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养护问题,也是最为主要的问题,对砼的养护不当,导致其出现的温缩裂缝较大,也是结构性裂缝的根源所在。
        3.加强工民建砼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分析
        3.1切实做好材料选择
        在工民建施工中,应尽可能地选取收缩性较低和水化热较低的水泥,这样就能更好地调节砼内部温度。在原材料选择时,应结合水泥水化热的特点进行材料选择与判断,且在原材料选择、控制时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比如所选的水应为纯净的自来水,在选择粗集料时,需要做好对其粒径的控制,切实加强对其的实验检测,以确保砼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3.2切实强化砼配比设计工作的开展
        在砼配比设计工作中,应切实有效地规避结构断面导致的突变情况,若砼设计时存在造型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及时地做好对其的补救与控制。因为砼收缩是导致裂缝的根源所在,因此需要对其的管控,尤其是在配比设计上加大对其的优化,尤其是确保外加剂使用的科学合理性,从而更好地解决砼收缩问题,降低结构裂缝概率。


        3.3切实加强施工技术的控制
        工民建砼结构的施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切实加强对砼结构裂缝的需要,应切实注重施工技术的控制,基于施工技术的视角,切实加大对砼施工全程的专业化控制。在具体的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切实加强对其每个环节的技术控制,切实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尤其是要加强对砼结构裂缝的预防。例如为了加强干缩裂缝的预防,需要在砼浇筑前把基层与模板浇水湿透,并预防吸收砼内水分,砼浇筑后,还要做好表面的覆盖,并采用潮湿材料来覆盖,确保养护的科学性。而针对沉降收缩裂缝而言,主要是在截面相差较大的砼构筑物中,首先对较深部位进行浇筑,再静置2到3小时后且沉降稳定之后,同上部薄截面的砼进行同时浇筑,预防沉降较大而引发裂缝。而就沉降裂缝而言,主要是结合裂缝部位和严重性做好对其的加固。切实强化全程质量管控,在整个工民建砼浇筑中,应确保整个浇筑过程得到高效管控,结合裂缝原因和常见的部位,做好对其的预防,以确保砼结构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3.4制定完善的工民建砼结构施工方案,强化质量责任制度的落实
        裂缝产生的原因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责任落实不到位密切相关,所以,在工民建砼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把工民建砼结构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所制定的施工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完善性,既要注重对质量控制要点的掌握,又要将质量责任预防要点落实到位,从源头上做好防控措施,做好原材料的采购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避免裂缝问题的出现。比如,为减少由于养护不当引发的裂缝问题,就需要对养护人员的职责明确,并在养护工作中严格按照要求来施工,确保养护工作得到顺利实施,才能更好地促进裂缝防治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在施工之前就要加强技术交底,强化安全教育,意识到裂缝这一质量裂缝给工民建砼结构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成效带来的影响,从而通过对自身职责的明确,促进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此外,还要针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性的加强对施工预案的制定,这样才能做到从容应对,更好的预防裂缝问题。比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需要在现场做好预案,必须针对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停电问题,需要安排专业电工在晚上值班,加强供电安全的保障,确保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到位,尽可能地减少停顿,才能更好地促进裂缝问题的预防。
        3.5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裂缝问题防治技术要点
        第一,针对对干缩裂缝的防治,需要选择收缩量较小的水泥,并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但一定要所选的水泥与实际需求相符,如果水灰比过大,就会产生较大的收缩程度,因此,需要明确规定水灰比,可以加入少量的减水剂。
        第二,针对温差裂缝的防治措施。首先,要选择水化热低的普通硅盐酸水泥,并加入粉煤灰,浇筑过程连续进行,强化养护,尤其是要做好洒水养护。
        第三,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加强对工民建砼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比如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清洗泵管时,要严格预防和避免清洗泵管的水洒落在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之上,这样就可能出现坑槽、蜂窝、麻面等情况。浇筑之后需要对跑、漏的混凝土料及时地安排专人清理,并在每次浇筑完毕后做好相关技术总结,找出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后续的混凝土施工中加强对其的重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而在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加强对其的养护,养护主要是采取洒水的方式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内外的水化热得到很好地处理,避免由于内外不均匀而引发质量问题,尤其是裂缝问题,需要在养护环节加强对其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施工任务得到高效完成。在具体的养护中,每层板的养护至少不得低于7天,且每天要结合实际针对性地调整浇筑量,做好水资源的节约。
        4.结语
        综上所述,工民建砼结构裂缝类型较多,应切实加强对其原因的分析,并基于技术的视角,切实强化裂缝的控制,最终达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工民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雄.混凝土结构与填充墙间裂缝成因及防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8):46-47.
        [2]刘嘉.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处理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179-180.
        [3]李福军.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08):50+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