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4期   作者:安琪
[导读]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是其中一门重要的启蒙学科。

        安琪
        (福建省邵武市熙春小学,福建 邵武 354000)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是其中一门重要的启蒙学科。基于小学生幼稚、懵懂、注意力不强等特点,小学音乐老师主要是采用游戏互动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各项活动,最终完成教学任务。部分音乐老师发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自身理解能力不够,自制力较差,从而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被其他的事情打扰,注意力不集中。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老师要和同学们展开有效互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音乐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愉悦心情。我相信在学校音乐教学中融入互动元素能够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诱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互动教学、策略
        自古以来,常说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音乐这门学科来说,尤其是在小学生阶段,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寓教于乐。从小学音乐教学特点出发,我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审美观念和情感交流的一种互动关系。音乐作为一门小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其进行教学的老师就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带到教学目的。然而,有部分老师仅从自身角度出发,忽略音乐在小学生成长生活中的作用,把音乐当做一门“偏”科,在课堂上只是机械的完成教学目标,缺乏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试想,这样的教学模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肯定低下,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无法凸显,慢慢地还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磨学生追求上进的信心。所以,本篇文章就探讨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开展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模式的应用,从而增强音乐课堂的教学魅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
        互动教学模式是近些年来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有很多的优点,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鸿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上学习,自主学习。
(一)调动课堂轻松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学过程从来不是老师一个人的漫长战斗,它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双方的努力,开展双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因此老师事前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进行教学课程设计,充分把握课堂过程,调动课堂优良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与课堂的教学氛围有关,积极的课堂氛围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主动学习,消极的课堂氛围能够磨灭学生的学习意志,产生懒惰、沉闷的心理,不利于学习。如果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充分地运用肢体语言、眼神等方式开展互动教学,那么既调动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同时又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思维能力
   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有人将它比作花朵,铺满人生的道路,披发出不绝的芳香,把生涯装潢得更加美丽。由此可见,音乐是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音乐也是一门开放性学科,也就是说老师领进门,修行就看个人了。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也恰恰能够体现音乐学科的魅力所在。音乐可以赋予一个人全新的认识,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没有对错。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思想也同样存在独一无二,有效互动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现今小学音乐节奏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主导,学生体验感较差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带领和引导学生,而学生为客体,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和指导。可见,教室成为了老师的“一个人的讲堂”,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发挥,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被最大限度的调动。在音乐课堂中,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很多小学音乐老师都会在课前安排好要教学的歌曲,自己领唱或者单纯就让孩子们跟着录音机一遍一遍地录唱,整个教学过程被设计的满满当当,而且无论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获得的教学并不是很理想。
(二)教育理念落后,音乐学科趋于边缘化
        尽管现在国家的教育部门强调素质教育,但很多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还一致认为音乐是一门“偏”科,没有其他学科重要,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而且,当今的考学模式还是应试教育占于主导地位,主流学科的学习成绩仍是评价一个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所以家长、教师和学校都达成一致的意见,音乐学科的教学计划就应该为其他学科让步,作为学生只能接受和服从安排。对于一些特长生来说,应试教育模式主要关注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因此学校就只针对这一方面开展教学,而忽视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和更深层次审美素养的提升。
三、具体策略
(一)老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合理开展有效互动环节
        课前备课是每一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音乐老师要从教材出发,深入挖掘和理解音乐教学的目的,围绕审美关键词展开,合理设计有效互动环节,丰富音乐节奏教学的实践。大部分的小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较弱,对其音乐的教育就是对其的审美教育,促进其情感的发展。
(三)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音乐教材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延伸课外的内容,丰富音乐教学课堂。音乐来源于生活,在实施有效活动环节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开拓视野,感受生活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在音乐节奏教学中,有些学生会出现音感较弱、缺乏自信心的情况,老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几个小组,安排不同学习难度的任务,鼓励小组间成员互帮互助,消除负面状态,协调小组间关系,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
(三)拓宽互动交流的平台
        现阶段,互联网高速发展,自媒体成为了一个新兴热门的行业,在教育行业运用自媒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小学生正处于好奇、模仿的年纪,在面对小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入自媒体平台,激发学生们的探索心,消除学生的担忧,在上面实时与学生进行良性的沟通交流,这样在分享课程的同时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反馈。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了解有效活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多与学生沟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耐心鼓励他们,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健. 小学音乐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探讨[J]. 新课程,2020,(29):93.
[2]刘梅.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 戏剧之家,2020,(08):145-146.
[3]程心怡. 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有效互动的方法[J]. 考试与评价,2020,(0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