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研究 王茜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王茜
[导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合唱要求音色统一、音量均衡以及声部和谐,学生需要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掌握歌唱技巧才能提升合唱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就歌唱技巧的训练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王茜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六小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合唱要求音色统一、音量均衡以及声部和谐,学生需要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掌握歌唱技巧才能提升合唱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合唱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就歌唱技巧的训练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歌唱技巧;训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72-01

        引言:合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障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
        歌唱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通过歌唱也能起到情感带动作用。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合唱与独唱之间的区别,合唱能够实现多个声部的共鸣,因此更具震撼力与影响力,可以更好的带动情感。在认识到合唱的特点之后,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音乐情感表现力的理解与认知。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音准等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音色以及节奏等歌唱元素的认知,在提升学生歌唱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音乐鉴别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有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
        旋律与节奏是音乐的显性特质,除此之外,音乐自身还具有很多内在的特质。音乐的特质也是音乐能力的体现,对于合唱而言,主要就是和声的演唱和表现,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不同声部的差别以及表现技巧,促进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这是合唱教学独具的特点与优势,其他音乐形式的教学对声部的涉及较少,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通过合唱教学有助于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措施
        (一)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同样需要兴趣的培养。


为此,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可以在课前导入阶段应用多媒体,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可以使课前导入更具趣味性与灵活性,将教学内容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应用多媒体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带给学生多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以“土拨鼠”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流浪艺人和土拨鼠的图片,再向学生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歌曲中所体现的内涵,营造出相应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督促与相互帮助,实现小组的共同进步。最后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就训练内容进行比赛,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训练,努力提升自身的歌唱技巧。
        (二)注重训练学生歌唱的音准
        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在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进行科学的指导,训练学生的歌唱音准。如果训练方式缺乏科学性,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导致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与歌唱习惯,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声带发育,因此需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首先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掌握音准训练的有效措施。其次,教师要注重基础训练,从基础抓起,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歌唱技巧。最后,要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训练的内容应从简单做起,逐步增加训练难度。以声部训练为例,应先进行两声部的训练,在保障两声部音准的基础上再进行三声部的训练。
        (三)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针对歌唱技巧的训练相对比较枯燥,因此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提升训练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歌唱技巧相对比较陌生,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歌唱技巧训练更应从兴趣入手。针对那些难以发声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乐器演奏的方式来辅助学生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那些不同的音色,提升训练效果。对于那些难以跟上节奏的学生,在歌唱技巧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节奏朗读的方法进行训练,让学生向朗读课文一样将节奏朗读背诵出来,学生通过训练,其熟练度会不断提升,进而逐渐便可以跟上节奏。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训练,可以应用识谱训练以及合唱声部规律的理论学习等形式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歌唱技巧。总之,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有助于提升歌唱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
        结束语: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
参考文献:
[1]袁英. 曲冰.张新.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J]. 戏剧之家,2016,No.24024:234.
[2]诸葛冰洁.王丽娟.刘吉花. 小学音乐教学中班级合唱教学策略分析[J]. 黄河之声,2020,No.55304: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