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3期   作者:吴永胜
[导读] 语文学科是学习的基本,注重语文学习是每个学生都不可忽视的。
       吴永胜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中心学校441123
        摘要:语文学科是学习的基本,注重语文学习是每个学生都不可忽视的。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枯燥,因此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改善语言学科最重要的一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改善思维。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用多样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本文从初中语文的现状意义及优势进行探讨,对培养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近年来,新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新时代教学工作也做出了全新的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把知识一股脑倒给学生死记硬背,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用创新的思维思考问题。在如今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们生活的环境较现代化,学生们在课堂当中较为主动。教师应该抓住学生主动的特点,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充分思考,发挥创新的思维能力。
        一、语文教学现状及意义
        1、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现如今初中语文的现状更多的是老师的讲授学生的倾听,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角色。由于初中语文会涉及到多种题材的课文,在学习小说类型的课文是学生的兴趣高涨,课堂参与度高,也会主动提出问题,但是在学习古诗文或者散文这一类较为难理解的课文时,由于内容晦涩难懂,学生潜意识逃避学习,不愿意主动思考,学习状态消极。
        2、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阶段,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课文提出疑问,不光从教师给的角度理解文章,更要从自己的角度思考,这才是初中语文要教会学生的。
        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策略  
        1、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相结合。
        教师的职责是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一味的授之以鱼,不如根本的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想法才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最好的办法。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和学生进行互动,比如抽同学回答问题,或者是给同学布置独立思考、分组讨论这样的课堂小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探讨中主动思考提问。
        比如在学习课文《猫》的时候,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的小任务,让学生回家观察看到的猫,路边的,家里养的,或者是网上能看到的视频,让学生从这些地方观察猫,再让学生思考和课文里的猫有什么不同,等到上课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让其他学生提问,一问一答,再交换角色,在提问以及回答同伴问题这一板块能充分锻炼到学生的思考以及应对能力。


        另外还能在学习完之后,对于课堂前学生观察到的猫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们自己发现并指出,根据同学之间的回答和描述,为对方观察到的猫写一封简短的介绍。
        2、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光是接受知识,重要的是消化知识,将得到的知识转化变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这一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留下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进而能够自己提出质疑。学生最初都会习惯性的依赖老师的讲解,不主动提问,但是老师在主动留下问题后,学生首先会被迫思考,经常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之后渐渐地学生会培养成自主思考的能力,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现代诗《乡愁》这篇课文的时候,该诗文对很多意象赋予了其背后特殊的含义,很多学生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仅仅只求读懂了字面含义,再将其背诵就自认完成了任务。教师在讲读诗文的时候应该适当提问学生,例如:诗文中提到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分别代表了什么,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是能够通过细品上下文而得到答案的,这个思考的过程就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长以此往,学生的思维能得到质的飞跃。
        3、尽量简解晦涩难懂的文章,减少学生抵触心理
        很多学生在遇到这样的古诗文时,由于老师的讲解也无法让学生明白,因此放弃的学生也很多。但越是这样看起来让人头痛的文章,作为教师,更应该将其简单化,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文章含义,在熟悉课文后,做到理解为主,背诵为辅。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往往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习古诗文《出师表》的时候,由于其篇幅巨大,用词难懂,很多学生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将其定性为“最不想学习的课文”。教师可以不用一开始就布置很难的任务,比如让学生找出文中不清楚的生词生字,但实际上由于文章过长,即使是生词也是很大的查找量。老师大可以只让学生做到流利朗读课文,将生词的学习放在课文上,并可以跟学生普及一下三国的背景,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顺带普及知识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听课热情。在讲这篇文章之前,老师可以直接将这篇文章用白话文的方式读给学生听一遍,然后再开始由大到小的拆分课文,从文意讲到字词,学生从大致掌握到精读文章,有效提高了学习古文的效率。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多注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注重学生的知识接受度。教师还要能够合理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将学科中得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科目及生活。课堂多准备讨论活动,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能够让学生发动思维,集思广益。
        参考文献
        [1]刘彬.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新课程,2020(41):187.
        [2]靳若.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