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8月23期   作者:柏亚丽
[导读] 阅读一直都在语文学科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
        柏亚丽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十二小学校 463000
        
        摘 要:阅读一直都在语文学科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那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都持有好奇心,而且此时的学生学习与模仿力、记忆力都是非常好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帮助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本文旨在说明目前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以及根据已出现的问题来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提升
        
        对阅读的掌握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让自己对语言有一个更高的把握;也可以帮助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以后的语文学习甚至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一个很好的方向。因此,教师应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严抓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阅读教学过程,注重在教学中把方法教给学生,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 目前阅读教学的情况
        以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离目标还有很远。基于教师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对现代化教育形式是比较陌生的,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比较发达的教育资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而且受以前观念影响,很多教师依旧是注重学生的成绩,教学也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走,为了任务而完成任务,在教学中没有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对课堂的实际需求,使得所有学生都是同一个样子,没有自己的个性。
        2 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2.1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习惯阅读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外界一切事物都抱有好奇心,但是因为这个年纪的学生普遍好动,对事物的热情一般不会保持太久。按照这种情况来说,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形成是非常难实现的。那么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用比较生动有趣且适当的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致。而当学生对阅读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致之后,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比较正面的阅读,通过转化为比较幽默风趣的事物,让学生形成主动进行阅读的习惯,最后能够使他们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增强。
        例如,在讲解《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时,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首先,可以找很多关于云朵颜色的照片,然后询问学生看到照片的云朵是什么颜色的。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普遍都很积极,希望能够让老师注意到自己。采取这种提问法就可以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然后在提问回答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里找答案说明云朵为什么是这个颜色的。这样一步一步下来,慢慢就会让学生对在文章找答案产生一定兴致,教师也可以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2.2借助现代媒体,更新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仅是将一些有关阅读的基础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就行了;教师还是需要将正确的阅读方法教于学生,让学生能利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来形成习惯,这样可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会更加好。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业余时间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利用课堂老师教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还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把握并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另外,现如今科学技术很发达,很多媒体平台能够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年纪较小,注意力一般很难持久,那么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媒体平台来录制视频或音频等来帮助学生学习。这些教学方法的更新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

例如,老师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但又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优美的句子,在多媒体平台上通过音频或视频录制等方式来讲解自己是怎样研究分析这个句子的,在解读完成后鼓励学生也像自己这样找寻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分析,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和把握。这样通过改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阅读能力。再如,老师在讲解故乡的时候,单纯地通过语言文字很难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也很难让学生真实地理解自己的意思。那么此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故乡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故乡,能够强化他们对故乡的理解。
        2.3通过合作探究,提高自主意识
        小学生的能力发展尚未完善,对待一些事情或任务很难可以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那么,老师就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按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合作,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借此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的自主意识,让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一个更好地提升。在给学生分好组后,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小游戏如你画我猜等来帮助小组成员增强他们之间的默契,那样在实际的合作探究中才可以发挥最大的成效。
        比如,老师在讲解《窗前的气球》一文时,可以让各小组讨论这个气球是什么人的,这个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个图片的?这样的小组合作能够让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对方是怎样用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出答案的。同时,这个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
        2.4创设良好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兴致
        环境以及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好的氛围是能够促进人们的发展,反之亦然,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如此。只有老师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良好且活跃的阅读氛围给学生,学生才会对这个阅读产生兴致,不会因为环境的枯燥而丧失热情。阅读氛围其实有两种,一个是班级整体的阅读气氛,另一个则是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根据文章内容营造的一个与文本内容有关的阅读场景。处在一个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加之老师在课堂中创设的场景氛围,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时刻置身沉浸于阅读中,仿佛自己就是亲眼看着作者建构这篇文章,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学会理解这篇文章,并且对这篇文章的印象非常深刻。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阅读的实际需求来查找阅读文章材料,以其中一篇为代表,创设阅读情景,把学生带进作者的世界里,让学生来感悟作者,从而能够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随后,老师就可以将剩下的阅读材料分予各小组,让各个小组选择一篇,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互相讨论并加以想象理解文章,最后让小组派代表把自己小组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与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掌握阅读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3 结语
        阅读一直都是学生很头疼的一个知识,但也是语文学科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形成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学生可能要从小开始学习才能掌握其中的一些。而在小学阶段中,特别是低年级中,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事物的注意力也不能持久。所以,教师就在这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提升自己地阅读能力。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对策,如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习惯阅读;借助现代媒体,更新教学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提高自主意识;创设良好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兴致等来帮助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过,老师在采取措施的时候,一定不能照搬方法,而是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需求来选择,这样所采取的的行动才可以达到预计的成效,否则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樊爱凤,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赤子(上中旬),2015(1):192.
        [2]王秀平,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7(12):55.
        [3]向雪琼,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人力资源管理,2016(5):190.
        [4]陈莉.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分析[C]. 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