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语文阅读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司小冬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
        司小冬
        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中心小学    614300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模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参与的机会不多,体验不够深刻,在解决阅读材料问题时,很难有自己的见解。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则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见闻,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佳,未能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情况,应当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等,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良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问题;体验?
        引言: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基础,只有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以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活动,阅读后以多样化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再次巩固、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注重引导学生自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注重课前阅读指导,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而对课前活动和课后活动较为忽视。尤其是课前,更多的只是让学生简单的读读所要阅读的文章,或是就布置一些生字词的书写任务,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不熟悉,课堂中也就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阅读活动难以顺利开展。提倡加强课前阅读活动指导,就是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熟悉文本。?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进入文本阅读前,教师除了要根据所要阅读的文本材料而布置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认读等,还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而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草原》的教学中先以幻灯片展示草原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然后以问题“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而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辽阔,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阅读兴趣,也为课文理解奠定了基础。其次,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过程中,一是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而解决基本的生词字。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对于“腼腆、誊写、歧途、谨慎”等词汇,不仅要让学生做到能读正确,还要了解其基本意思。二是要在读中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对于内容的掌握,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划分层次,在该环节中也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初步交流活动。?
        二、注重提出问题引导,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注重以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分析并解决问题而深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这不仅可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也可丰富学生的体验。当然,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后,教师还要注重及时结合学生的探究情况而作出指导,这样才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其内涵。?
        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在教学中要注重紧扣目标而提出问题,要能根据学生的探究活动而层次性的提出問题。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第二自然段的引导为例,先指名请学生阅读该段,然后提问“父亲平时是怎样对待我们提出的问题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李大钊的工作越来越紧张?李大钊为什么坚决不离开北京?这说明了什么?怎样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后,教师先组织小组学生展开交流活动。同时,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而进行指导。如《月光曲》中贝多芬盲姑娘眼睛是瞎的,怎么能看到她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呢?在这个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体会盲姑娘所想象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情景,并以多媒体展示这一情景,然后教师再点拨精讲。

?
        三、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活动,丰富其阅读体验?
        阅读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提升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解读,还要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获得体验。但从以往的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后活动来看,多以书面练习为主,实践性活动较少,学生只能机械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练习,兴趣不高,练习效果不是很好。提倡在分层练习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而丰富学生的体验,更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主动阅读。?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而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以词汇的识记和理解为例,阅读后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练习中以识记相应的词汇为主,而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则要以练习来促进其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同时,要注重以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在课堂中可展开小组间的阅读竞赛、问题竞赛等。如回答问题过程中以对抗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抢答。其次,课后也要注重以丰富的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如写读后感、缩写,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而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情景剧表演。甚至还可把阅读和绘画、讲故事等活动结合起来。如《詹天佑》的学习后对那些喜欢绘画的学生可组织其画詹天佑的图像。如《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课文教学后可组织学生展开讲故事活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深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丰富其体验。课后辅以针对性的练习,并以丰富的活动来组织学生展开实践,如此,阅读教学效率才会得到不断提升。
        四、阅读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激情,评价具有激励、导向、诊断和矫正的功能,正确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教学的引导和评价角色,如何通过评价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尤为重要。因此,这时需要发挥起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开展生生评价、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这样,人人都获得了展现自我和评价交流的机会,整体的学习主动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另外,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用关爱和鼓励的话语为学生打气,用肯定的眼神、赞美的语言、信赖的动作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合上述:1.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注重引导学生自读。2.注重提出问题引导,促进学生合作探究。3.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活动,丰富其阅读体验。4.阅读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总结为小学的语文阅读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老师结合语文课本,有效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課堂教学质量;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展开活动,丰富其阅读体验,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汝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5期29-30页.?
        [2].刘玉梅.小学语文阅读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J],小学时代,教师,2012年第10期34-35页.?
        [3].靳晓敏.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4年第45期39-40页.?
          [4].]陈燕菲.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2017(16):00091-00091.
            [5]马兴喜.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理念、原则和策略[J].学周刊,2013(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