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2期   作者:方以钧
[导读] 教学最不能缺少的是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方以钧
        苍南县钱库镇第二中学
        摘 要:教学最不能缺少的是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质量。学习历史与社会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史,但是如何才能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此为主要线索,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兴趣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在初中教学中,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它有着不可取代的魅力和作用,因此,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兴趣是很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动力,是提升学生自我修养重要因素。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与社会学科被当做小科目,致使老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它的存在,只要学生根据老师课上讲解内容和划出的重点进行学习和复习,考试的时候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长期这样使得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积极性降低,缺少学习兴趣,致使老师教学质量下降。。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只在乎教学的进度,忽略学生的理解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相比小学明显增多,很多新增的课程使得学生充满好奇心和疑问,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会更深一步去探索。针对历史与社会而言,对古代世界感兴趣的学生会深入挖掘历史与社会内容,但是实际教学状况使老师忽略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求知欲,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时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及时解答,而部分老师是按照课本的教材大纲给学生讲述历史与社会内容,学生的疑问未能及时得到解答,慢慢地会失去剖根究底的信心,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与社会知识,缺乏自己的思考,老师只是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击严重。
(二) 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错误
        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因此老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影响很大,在实际教育中老师及家长采取的教育模式为放养式和严格管理式,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说出内心想法,对任务事情都应该充满认真、热情的态度,而不是任意妄为,任凭学生自由学习。现代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仍然以死记硬背的方法为主,部分学生目前面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是熟背知识点,最好能将历史与社会课本中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但是这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态度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还会让学生厌倦历史与社会学习。
二、培养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兴趣的详细策略
(一)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喜爱
        学习历史与社会最不缺乏的就是历史故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充分体现其课堂地位,教师应用心去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自由学习和思考。

在教学中,不管是哪门课都需要语言知识去完善,历史与社会也是如此,如果历史与社会老师自身的历史与社会知识缺乏,单薄的历史与社会知识无法充分激发课堂活跃气氛,学生没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感染无法真正发挥出对历史与社会的热爱。因此历史与社会老师应该创设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加深对历史与社会知识的记忆,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古代人物当时的心情和境况。
比如,岳飞抗金的故事时,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描写岳飞的古诗词《满江红》,让学生充分体会岳飞的爱国情怀,以及精忠报国、壮志难酬的信念,想象岳飞在抗金战场奋勇杀敌的画面,用自己的想法去重新认知岳飞,了解历史人物的经历和遭遇,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习的喜爱,更乐于接受历史与社会的熏陶。另外在学习《统一国家建立》章节时,老师可以统一讲解秦始皇是怎样一步一步统一六国,进而增强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好奇心。
(二) 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历史与社会学习的兴趣
        面对信息化大时代,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历史与社会的演变过程及当时遗留资料的记载,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历史与社会主要介绍的是一些过去的历史与社会现象,很多学生面对未经历的事物在大脑中无法形成具体的画面,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较困难,理解不透彻。而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播放历史与社会中的事件和人物,使得历史重现于学生的眼中,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三) 以诗词歌赋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情怀
        每个朝代的发展都由各具时代特色的诗词歌赋,这些诗词、音乐中蕴含着很多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背景内容,因此学习诗词、聆听音乐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时代文化了解当时历史与社会风貌,另外历史与社会的情感通过音乐也能传达,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播放音乐还能调动课堂的活跃性,渲染课堂气氛,使得乏味的课堂变得充满活力。
(四) 利用图片、实物展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主动性
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中国具备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存留着丰富的古迹。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与社会的主动性,应该以图片和实物作为关键点,语言讲解永远不如图片和实物来得真实、形象,因此老师在历史与社会讲解中应巧妙运用历史图片,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状况和兴盛风貌,在必要条件下可以带领学生去观看各地区保存的遗址、古城等建筑。
例如学习古代建筑时,通过观看图片可以了解到古代建筑的壮观奇景,如北京圆明园、故宫及长城等,这些古建筑都能充分体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劳作。另外还可以观看重庆渣滓洞监狱,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者宁死不屈、坚强勇敢的精神。
三、总结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和动力,学习历史与社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性,才能让历史与社会课堂变得更加有趣、生动,兴趣培养既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充实学生的历史与社会知识。
参考文献:
[1]王丕喜.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2016(18):133.
[2]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85-86.
[3]李娅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