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军1 张鹏2 刘力3
1身份证号:61232619670916****,陕西省
2身份证号:61232319890210****,陕西省
3身份证号:61232519880102****,陕西省
摘 要: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框架结构自身具有比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在实际施工方面还存在某些不足,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必须要积极加大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简介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建设越发迅速,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建筑用地越发紧张,为了能够节约用地,城市建筑都向着高层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砖墙承重方式无法为高层建筑提供强大的承载力,受重力和负荷的影响,高层化建筑对墙体支撑框架结构有着更高的要求。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装配整体式框架需要的模板较少,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应用范围广;装配式框架主要应用于对预制建材的装配焊接过程中,抗震性能较差。全现浇式框架主要应用于模板制作过程中,这种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但是工程时间会变长;半现浇式应用于现场施工中,对梁和柱进行浇筑,在此过程中会用到预制模板。
其体现出以下几种特点:其一,关于建筑工程抗震荷载的分析。建筑荷载的支撑力与楼层高度呈正比,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对于项目的框架结果一定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要求和相关设计标准,确保设计质量过关;其二,技术的进度,钢结构框架支撑体系逐渐健全,施工人员在设计阶段需要对其承载力进行计算,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为此,必须从建筑工程的出发,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恰当地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问题,实现其控制的针对性有效性,这样有利于实现框架结构抵抗较大变形和侧向荷载能力的提升。
2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2.1 测量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放线,一般的框架结构底板都是筏板基础,剪力墙和框架柱都是在筏板钢筋上定位。在施工底板混凝土之前,要将框架柱钢筋和剪力墙钢筋插入到底板中,这就需要测量人员结合底板的平面图做好测量工作,对框架柱和剪力墙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要仔细识图,确保框架柱和剪力墙钢筋的数量和型号符合设计要求。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在放线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复核,主要复核每一个柱子的尺寸和位置,检查异形剪力墙的尺寸和定位,做好这些工作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2.2 钢筋施工技术
在施工框架柱构件和剪力墙构件时,做好测量定位工作后就要进行钢筋的连接和绑扎。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要确保用于施工的钢筋质量满足要求,钢筋原材料及时送检、检测合格,用于现场施工的钢筋要经过除锈处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框架柱的钢筋施工而言,主要是保证主立筋的型号和根数满足要求;其次就是对框架柱箍筋的加密要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加密,一般加密区在三分之一层高或者1m范围内;最后要注意框架柱尺寸的变化和钢筋型号及根数的变化,在施工下一楼层钢筋时,要及时调整,按图施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2]。在进行剪力墙钢筋施工时,要保证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连接稳固,立筋的连接方式要根据其型号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常见的钢筋连接方式有焊接、绑扎连接和机械连接,要结合具体的设计内容保证剪力墙钢筋施工质量。
2.3 模板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模板并不构成建筑工程的主体,但它属于主体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其施工质量对于主体结构的质量影响较大,同时其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如果模板支撑系统荷载不够,极有可能导致爆模等事故,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模板工程坍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重视模板工程施工,对柱子和剪力墙模板的加固一定要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进行满堂脚手架施工时,一定要按照已经审查通过的方案布置横杆和立杆,确保模板体系的受力满足要求,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4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施工是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框架结构梁柱支撑系统成型质量及强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包括混凝土的配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制订完备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探究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可从材料选择、材料配比、混凝土浇捣养护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完善,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控制材料的选择和配合比。施工单位选择混凝土材料时,要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地把控,如选择石子和砂时,要对其规格和硬度进行把控;而选择水泥时,不仅要从包装、生产日期、强度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控制,还要让供应商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书,从而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其次是混凝土的配合比方面,施工方要根据实际用途,严格进行配合比实验,合理确定材料的配合比,控制好水泥、石子、砂的掺入量并正确使用外加剂。由于现行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所以要根据生产厂家的资质、生产能力和现场运距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预拌混凝土,根据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单明确配料,并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时间,从而确保浇筑混凝土的质量。
最后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施工方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制订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在方案中不仅要明确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和浇筑方式,还要针对各类突发状况制订应急处理预案和具体措施,在通过相关部门和监理方的审批后,才能进行施工[3]。此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对混凝土的浇筑方量进行把控,可根据构件尺寸信息进行计算,在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同时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2.5 变形缝施工技术
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或破坏,使建筑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大幅降低,变形缝就是为避免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因此在探究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时,一定要重视变形缝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防止因为变形缝施工处理不当,对建筑物装修及使用造成损害和安全隐患[4]。如在施工前要确保将变形缝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并将其作为一项验收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要明确要求施工人员尽量避免将砖头、混凝土残渣等建筑垃圾掉入施工缝内;在浇筑板、柱等构件时,用和缝宽相同的苯板填嵌,形成自然的水平、竖向保温带;在安装外侧扣板前,可沿变形缝做一道防水层来阻隔湿气向外渗出,从而避免出现墙面污染及涂料脱落等现象。此外,竖向变形缝扣板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安装施工,确保使用功能及外墙美观。综上所述,要严格按照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确保变形缝施工质量,提高框架结构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提升相应美观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数量的日益增多,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加之技术的创新发展,我国框架结构施工质量进步显著。然而,社会的进步发展,城市的建设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建筑越来越高,在施工中一定要特别注重细节的处理,使框架施工技术更好地发展前进,从而有利于保证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勇和.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楼板保护层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建筑,2019,39(04):281-284.
[2]吴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35.
[3]陈斌.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地产,2019(16):122.
[4]颜文龙.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应用,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