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严毅
[导读] 摘要:新形势下我们步入了一个思想碰撞异常激烈的时代,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新一轮的国际经济贸易问题,我国目前面临着内部经济转型与外部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带来的双重挑战。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委党校  414200
        摘要:新形势下我们步入了一个思想碰撞异常激烈的时代,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新一轮的国际经济贸易问题,我国目前面临着内部经济转型与外部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带来的双重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时更要重视党的建设,并以“党领导一切”为指导,推得动社会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分析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总结了前人经验,指出了以党建带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见解、新方法与新道路。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国共产党;基层社会治理
        党的群众工作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经验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作为连通党群、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党的群众工作的桥头堡,基层党支部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蓬勃发展。
        1.为何要以党建工作引领社会基层治理
        1.1人民民主专政的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开始由高增长向中等速度增长、高水平发展转变,人民群众在稳定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在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且由于网络等新传媒方式的高速发展,人民对于利益的诉求空前复杂、繁多,只有做好群众工作,才能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保卫人民民主专政,杜绝颜色革命、和平演变的发生。唯有强化了党的建设,才能真正听民意、顺民心,在基层社会这一层面去解决群众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率的同时,捍卫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民主专政。
        1.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对社会意识造成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一方面,我们即将奔入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也进入了决胜期,经济社会发展一片欣欣向荣;另一方面,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严格要求与内部外部挑战,也促使着我们要更为认真的对待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群众工作,避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内部滋生与外部渗透,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必须要重视党的基层建设工作,重视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以党的基层建设带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长远发展。
        1.3世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飞跃,世界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共同体。2015年1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世界经济、文化的连通,一方面促进了人类共同体的共同发展,在竞争中促进着各国经济向着高科技、低成本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互联共通的网络与日益紧密的世界经济也成为了某些国家或势力散播极端宗教思想、传播颜色革命、进行间谍活动的工具,这给各国互联网空间治理、本国传统文化建设以及各国执政党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对于我国而言,这时候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群众工作,就是抵御不良思潮,宣扬国际主义、共产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力武器。以强有力的党的建设和党的思想教育,来抵御世界经济全球化网络空间一体化所带来负面效应,为我国的基层社会治理保驾护航。
        2.全面提升党领导下的社会基层治理水平
        2.1顺应时代大潮,加强舆论引导
        如今,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如何抢占舆论阵地,成为了各级党团组织的重要命题。

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清晰的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良好网络生态的决心,激励网络创作者抨击丑恶、弘扬正气,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做新时代正能量的弘扬者。
        基层党组织更应顺应大潮,建立起自己的网络媒体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架起链接党群的重要桥梁,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同地理区域推荐的功能向当地人民群众宣扬身边的正能量好人好事与党的最新思想,进而借助网络平台将本地区的基层治理典范推往全国。
        2.2结合马克思主义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在进行以党建为引领的社会基层治理部署时,必须要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以基层党支部为驱动力,在社会基层建立起风清气正,有信仰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文化氛围。唯有真正的让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看待社会上发生的问题,才能真正地深化社会基层治理,使其产生质的突破,让人民群众以合法手段表达自己的诉求、对抗黑恶势力,避免群体性事件以及其他恶性事件的发生。
        3.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跟党走
        3.1服从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指示
        要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党支部各成员、干部首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服从党的领导、传播党的思想。只有顺从从严治党的大潮,才能做好包括工作在内的各类基层党务工作。以党建工作为起点,带动基层社会治理。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基层治理所提出的战略部署与具体要求。
        3.2扎根基层社会,用心服务群众
        做好群众工作,要坚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基层党支部各成员,首先要做一个在群众中有带头作用职工,想群众之想、为群众之为,才能进一步在党的领导、共产主义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进行提升认知水平,做一个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党支部成员,真正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利益。从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水准,做到科学治理,为人民服务。
        具体而言,基层党支部应当在推行党建工作的时候,积极的与当地的具体社会中的文化、经济等情况相结合,开展相关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并加以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进而既能够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又能够真正的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处,实现党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带动党建。
        结束语
        党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基层党建工作,是目前中国共产党推动改革的重中之重。首先,唯有坚定不移的坚持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仰,毫不动摇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搞好党的建设工作。其次,必须要顺应时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并且不断创新突破为人民服务的形式,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党建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工作。最后,唯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方针,才能够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将其落实到实处,助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海星,孙钦军.结构性嵌入和功能性融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双重逻辑[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0(04):84-89.
        [2]陈亮,李元.去“悬浮化”与有效治理: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逻辑与类型学分析[J].探索,2018(06):109-115.
        [3]宁小倩.没有解不开的结、散不了的怨——黔江区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三大新路径[J].当代党员,2018(16):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