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润
深能南京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智能技术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实际上代表了对人类智能的研究、开发、模拟、扩展和扩展的新模式。依靠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风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基于风力发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风力发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技术的运用
引言
目前,我国发电方式虽然依旧是以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为主,但在趋于生态环保方向发展的资源利用方式约束下,传统火力发电方式的规模逐渐减少了。日益扩大的城市群规模,相应地暴露出更大的电力缺口。尽管我国在风力发电行业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因风力发电趋于地广人稀的缘故,有一系列问题存在于控制系统中。若是能将智能化技术用于控制系统中,必然能获取更显著的控制成效。
1智能化技术
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智能化技术使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智能化技术的概念是人类智能研究、开发、模拟、推广和应用的新技术模式。通过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风力发电自动控制管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有助于经济效益和企业社会效益的结合和改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类型主要有三种。(1)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比较复杂的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我们常把该控制技术使用到比较复杂的数据处理。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主要是在案例中对分布式数据采取综合分析处理储备,整个系统的运营管理和操作不受个别个人数据处理损失的影响。(2)专家系统控制、多领域综合智能系统的组织、决策、协调过程中,专家系统控制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有效地解决不确定的模糊知识信息输入错误、非结构化问题等。缺点是专家系统控制在处理模糊的知识信息时不能深度模仿。
2分析风力发电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必要性
对于我国的发电方式而言,依然采用传统的火力发电和水利发电为主要内容,但是根据生态环保方面的理念,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传统火力发电方式规模已经在逐渐地进行降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相对比较大的电力缺口问题,并且风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之一。目前,我国在风力发电方面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因风电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的缘故,导致大规模风电并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网安全,以至于于出现电力质量不佳的情况。如果可以将其智能化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控制系统中,那么必然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风力发电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在实际风力发电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引起足够的关注,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智能化的技术进行应用。对于风力资源,主要为可再生能源,现如今我国在风力发电方面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风电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等原因,导致其大规模的风电并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安全带来影响,同时存在电力质量不理想等问题。因为风电场在输出功率方面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其输出的功率间歇性和波动性进行合理控制,需要重点的对风电设备的有效功率进行平衡。但是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增加设备的容量,导致其电网发电效率降低,因此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对于智能化的技术进行应用是十分关键的,可以全面地提高电网的整体发电效率。
3风力发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3.1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目前,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许多可视对讲系统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用户终端设备建设的重视。
这样就可以实现风力发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化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只需将管理端应用程序安装在Andriod系统所在的可视对讲用户终端上即可。这也表明,如果在发电系统管理者的住处实现可视对讲系统客户端设备的配置,那么就能够替代以往数量繁多的管理设备,不但将风力发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简化,还大大便利了管理人员的操作,有效提升了管理人员的体验感。
3.2加强风力发电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及应用共享
在风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相关联较高的有“可视对讲系统”、“电梯控制系统”、“门禁卡及车辆管理系统”、“智能系统”。其中,风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发展迅速,网络上有很多关于风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设备控制实施的技术共享资料。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其中,采用通过物理链路和协议对接的技术来实现风力发电自动化控制用户端设备,控制各种风力发电机组设施的方法的融合方法类似。以下是通过共享基于智能技术的可视对讲系统来管理风力发电机功能的案例对融合技术进行分析。两个系统之间的物理连接是,可视对讲设备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到485协议转换器NETPORT801D的网络接口,协议转换器通过2芯线连接到“××电梯”上的485通信设备。该系统的控制信号传输描述如下。管理员点击8号发电机组的“解锁键”,基于智能技术的可视对讲系统将8号发电机权限的信息发送到8号发电机操作系统。系统收到该代码后,将通知发电机,并开放8号发电机钥匙权限,使管理员只能在管理系统中管理8号发电机,不能干涉其他发电机。可见现在智能化技术已经可以通过软件对接的方式实现了这两个系统的融合,让可视对讲系统具备较好的操控功能。未来风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可以使用TCP/IP标准协议传输数字信号,这样就容易对接,只需要物理网线连接和软件API函数对接即可融合。
3.3传输系统数据集成分析
风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使用传输系统(物理链路和设备)来传输数据。将智能技术集成到风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ICP/TP传输协议得到了充分应用。标准化的传输协议必须能够共享传输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设备可以解决不同系统内部和之间的通信。基于公共局域网的智能系统共享同一个传输网络不是问题。分析技术表明,风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客户端设备可以依靠公共局域网、宽带路由器访问服务器,实现智能控制。可视对讲系统客户端必须是属于用户的共享设备,可以访问风力发电系统局域网,可以使用管理系统内的局域网访问互联网。网络合理规划后才能实现。
结束语
智能化风力发电自动化控制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智能化、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围绕风力发电机组的日常运行维护、故障排除与修理的方面进行自动化作业。风电场智能化建设是适应风电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用高新技术提高电力生产运营管理质量、提高效率的必然要求。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融合,积极探索智能识别、智能分析、智能互联在风电场生产运营管理、生产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另外,这是进一步提高风电库存资产效率,实现精细控制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节潭,李春来,郭树锋,杨立滨,尹旭.风光互补自动化发电控制系统的短期功率效益评估[J].制造业自动化,2019,41(12):140-144.
[2].ABB自动化技术助力丹麦Orsted公司Hornsea风力发电项目[J].中华纸业,2018,39(16):72-73.
[3]曾啸.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馈线自动化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8.
[4]沈聪.风力发电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17,46(06):18-20.
[5]章心因.变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交直流并网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